4月4日下午,商務部官網接連發布5條新聞發言人答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措施答記者問
問:據悉,中國在世貿組織就美國對華產品加征“對等關稅”措施提起訴訟。能否請您介紹具體情況?
答:美東時間4月2日,美方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
美方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世貿組織成員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經貿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方始終是國際經貿秩序的堅定捍衛者和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我們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關稅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答記者問
問:此次,中方再次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11家涉臺軍售企業實施制裁,請問有何考慮?
答:近年來,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與臺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二條等規定,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
中方一貫審慎處理不可靠實體清單問題,僅依法針對極少數危害我國家安全的外國實體,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并致力于為守法合規的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答記者問
問:2025年4月4日,商務部宣布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請問有何考慮?
答: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應詢答記者問
問:4月4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請問中方此次出臺出口管制政策,有什么考慮?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將相關物項列管,體現了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一貫立場。中方愿通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交流機制,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合規貿易。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我們關注到商務部網站發布公告,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可以介紹下相關情況嗎?
答:此次調查是商務部應國內產業申請發起的首起產業競爭力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三十六條,商務部可就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開展調查。
申請人提交的初步證據顯示,中國醫用CT球管產業起步較晚,產業處于發展期。受進口產品沖擊,國內產業經營困難,產業競爭力受到不利影響。申請人據此請求商務部就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開展調查。
我想強調的是,產業競爭力調查是一項事實性調查,本次調查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不影響正常貿易。調查機關將充分保障各利害關系方權利,依法客觀公正地進行調查。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自商務部網站
編輯:戴玉春
審核:鄭偉、孫殿洋
監制:孫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