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第1136天(2025年4月4日),美俄再次聲稱停火取得進展。
4月4日,俄總統顧問德米特里耶夫訪問華盛頓后表示,停火協議“取得重大進展”;至于到底取得什么進展,德米特里耶夫并沒有說明。
與此同時,特朗普再次重申,俄烏“已經準備好達成協議”,至于是不是真的達成,可能又是自說自話。
戰爭研究所指出,俄羅斯尋求利用正在進行的停火和未來的和平談判奪取烏克蘭大片領土,如果無法通過外交手段讓烏克蘭全面投降,俄羅斯可能會繼續開展軍事行動。
俄羅斯的目標從未更改,特朗普只施壓烏克蘭,按照俄羅斯的條件去達成停火,注定會失敗。
來看看戰場最新消息,別爾哥羅德地區,烏軍繼續與俄軍爭奪關鍵定居點,烏軍還派出戰機不斷空襲俄軍目標,戰斗愈發激烈。
庫爾斯克地區,烏軍至今仍占據數十平方公里區域,8個月過去,俄軍都未能將烏軍趕出去。
烏克蘭戰場,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烏軍奪取索洛內,還在科特林取得進展,繼續猛攻舍甫琴科,俄軍在這里正收縮,以免被烏軍包圍。
俄軍一次集結至少2個排和12輛裝備,攻擊波克羅夫斯克南部的安德列夫卡,結果被烏軍摧毀大部分裝備,剩余俄軍爬上其他裝備,最終被全部摧毀。
托列茨克方向,烏軍坦克直接打爆俄軍BTR-82A裝甲車,烏軍已奪回托列茨克大部分區域,正試圖包圍這里的俄軍。
恰西夫亞爾方向,俄軍經過長達1年的攻擊仍無法全部拿下這里,損失數萬人和大量裝備,這也說明俄軍無法壓倒烏克蘭。
西維爾斯克方向,俄軍向比洛霍里夫卡攻擊整整兩年,損失超過3000人和大量裝備,也未能奪取這里。
比洛霍里夫卡已經成為俄軍在前線許多地區徒勞無功的代名詞,俄軍不惜一切代價帶來的往往是資源快速耗盡,損失急劇增加。
扎波羅熱、庫皮揚斯克、赫爾松、萊曼等方向都發生戰斗,俄軍進展不大,損失不小。
過去24小時,前線發生156次戰斗,俄軍損失新增1380人,累計損失突破92萬人,達到920960人。
盡管俄羅斯不在乎損失,但過去三年多,俄羅斯多次征兵、動員,用盡各種方法動員,俄羅斯擁有1.4億人口,這損失可不低。
當俄軍騎摩托車,開著民用車輛、拖拉機、甚至徒步進攻,用馬匹、驢子運輸后勤物資,看不出俄軍還有什么優勢,不計代價用人數來替代裝甲損失,其實已經失敗了。
4月3日,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國家預算連續第二個月損失20%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這個趨勢還在擴大。
俄羅斯國家福利基金失去了2/3的流動資產,目前僅剩400億美元的資金,這是自2008年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個更加不幸的消息是歐佩克準備增產,以進一步壓低油價,加上烏克蘭對俄羅斯能源設施的襲擊,通脹高企,戰爭需要資金,俄羅斯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4月3日,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將軍表示,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損失了4000多輛坦克,這場戰爭的規模令人震驚。
卡沃利將軍還認為,烏克蘭通過擴大招募人員隊伍和優化軍事資源配置,已成功解決“部分”人員短缺問題。
卡沃利還表示,很難想象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反攻收復每一寸土地,但同樣很難想象烏克蘭會輸掉這場戰爭,烏克蘭人目前處于非常強大的防御地位,并且正在鞏固地位。
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將軍支持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美國支持烏克蘭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更不要說歐洲全力支持。
捷克表示,捷克倡議的炮彈聯盟有足夠的資源向烏克蘭提供炮彈直到9月份。
丹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9.7億美元援助,包括防空、炮兵和對烏克蘭空軍的支持。
4月4日,由英法主導的“自愿聯盟”防長會議召開,英法指責俄羅斯拖延停火努力,俄羅斯沒有表現出任何和平的意思。
法國、英國和烏克蘭代表在基輔舉行關于部署軍事特遣隊的會議,有十多個國家可以參與組建特遣隊,正在協調陸上、空中和海上行動的行動程序。
“自愿聯盟”向烏克蘭部署軍事特遣隊,設立“自愿聯盟”國防基金,歐洲重新武裝,一切都是朝著更大行動邁進,烏克蘭、歐洲絕不妥協。
澤連斯基在最新講話中表示,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占領,也不會裁減軍隊,首要任務是強大的軍隊——不裁軍,只現代化。
俄羅斯啃不動難以下咽的硬“骨頭”,勢必崩掉數十年的未來,至于未來會付出多大代價,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