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互聯網最離譜的社會新聞檔案里,俄羅斯女人又貢獻了一個神奇操作。
她們不是在戀愛、不是在約會,而是在“找戰死的老公”。
目標精準:鎖定那些即將被送上前線或已經在前線的單身男性,然后火速結婚。
只要對方一旦戰死,國家就會賠償80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65萬元),這份“烈士補貼”就成了這些女性的買房首付,或直接變成一套小戶型的房產。
聽起來很扯?確實。但它的確在真實上演,還被包裝成了“商業計劃”。
這場鬧劇的起點,是一檔俄羅斯播客。
播客的主持人是一位俄羅斯網紅,名叫達里婭·切爾丹采娃(Darya Cherdantseva)。她擅長制造熱度話題,口才極佳,是一位以“犀利敢言”著稱的內容創作者。
嘉賓是現年30多歲的律師兼房產經紀人瑪麗娜·奧爾洛娃(Marina Orlova)。她深諳房產投資、政策走向,常在女性理財類社群中開課,長期活躍在俄羅斯的社交平臺上,以直言不諱、敢說敢評的“毒舌風格”積累了一批粉絲。
兩位湊在一起秒變毒舌姐妹花,開啟了沒底線的狂聊。
瑪麗娜在節目中毫不避諱地把這個“婚姻+死亡+房產”的循環講成了一個“有效的生意模式”。
她直言不諱地說:“找個現在服役的軍人結婚,他死了你就能拿800萬盧布。現在很多女人都這么做,用這筆錢去買一些便宜的公寓。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一個商業計劃。”
旁邊的達里婭還補了一刀:“你可以再找一個‘第二個丈夫’,萬一他也犧牲了,第二輪賠償又到賬。”
在她們口中,婚姻不再是愛情的選擇,而是走上買房快車道的“兵工廠”。一個“成功學商業模型”,就在直播間被說得頭頭是道。
更可怕的是,這絕不僅僅是段“黑色幽默”的脫口秀。
這期播客播出后,火速登上俄羅斯知名社交平臺VK的熱搜,很多網友都表示認識一些將這一“商業計劃”付諸實踐的女性:
“我們有很多這樣的人,我的兄弟就在參戰前突然結婚了,這很可疑。”
“我哥哥也在出征前剛結婚,結果他尸體還沒下葬,他那個所謂的新婚妻子就已經在政府辦公室里跑手續了”。
更有寡婦在VK上發帖提問:“如果我已經在2022年收到了第一任丈夫的撫恤金,那么現在再嫁給另一個軍人,將來也可以繼續申請補貼嗎?”
總之,一石激起千層浪,“拿命換房”的商業計劃徹底炸了鍋。
對此,俄官方的反應并不意外。
在這期播客播出后,俄羅斯的調查委員會和檢察官辦公室迅速介入,節目也被緊急下架。
因為在俄羅斯,這種“消費戰爭死亡”的言論,踩的是法律底線。
主持人和律師一再聲稱這只是“黑色幽默”,但瑪麗娜很可能面臨最長7年的牢獄之災。
俄羅斯文化團體“人民的呼喚”也公開怒斥她們“道德淪喪”“對戰死士兵及其家庭的巨大侮辱”。
在巨大壓力下,瑪麗娜只能公開道歉:“對不起,我個人道歉,也替主持人達莉婭道歉。我們不是故意冒犯任何人。”
但她也表示,自己收到了大量男性發來的死亡威脅,“網絡霸凌已經開始了”。
當人們震驚于這種“道德坍塌”的買房劇本時,也不僅開始思索,為什么會有這種“戰地寡婦經濟學”。
要知道,在俄羅斯,每天都有男性被送上前線。在戰爭持續兩年多的時間里,死亡變成了社會日常。一個前線士兵的平均存活時間,甚至被估算為“一周”。
而高達800萬盧布的賠償金,可以說是“階級躍遷”的繩子,“改變命運”的捷徑了。
在社會缺少足夠的正義和底線,安全與保障也極少的情況下,在部分人眼中,婚姻就成了一個可以套現的金融工具。
是的,婚姻變成了保險,死亡成了變現的手段。
荒唐,但又真實得讓人無法笑出聲。
若是再回想一下前不久那個未成年少女生娃可以領補貼的政策,就更能體會到諷刺與荒誕。
(復習貼:)
哎,此時只想說
Ref:
https://www.thesun.co.uk/news/34195767/russian-women-soldiers-marry-win-compo-ukraine/
文|閃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