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繽紛的色彩與無障礙設施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近日,浙江麗水一條“彩虹盲道”在網絡上走紅,數百人在盲道上繪畫,呼吁廣大市民關注視障群體、不占用盲道,獲得不少網民點贊、討論。有網民評論:“這份特殊的美,值得每一個人愛護!”
在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提出“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賽事即將來臨。作為全國第二個對無障礙城市建設立法的城市,珠海如何讓這份“特殊的美”,融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4月3日,珠?!巴瓪執貖W·共繪彩虹路”公益行動在香洲區翠福路啟動。50位特殊兒童參與彩繪盲道,力求推動更多人關注特殊群體、支持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
現場
50米盲道變身“彩虹盲道”
大人、小孩攜手共創
此次活動的“主角”是來自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的40位學生,與珠海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10位兒童,在兩校十幾位老師的引導下有序分組,為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西門前的盲道,涂上紅、橙、黃、綠、藍五種顏色,并繪制了帶有殘特奧會元素的圖案。
在孩子們畫筆的涂抹下,原本灰色的盲道磚,逐漸變得五彩斑斕,不少路過的市民也停下腳步,駐足觀賞孩子們彩繪的過程。
活動現場。
“綠色的英文是Green嗎?小朋友真聰明!”活動期間,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提供了顏料、畫筆,基金會志愿者們參與彩繪,并與孩子們展開互動;香洲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也提前對道路進行了清潔,讓孩子們繪畫時更容易涂色。
本次活動由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珠海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珠海傳媒集團、南方都市報社聯合發起,珠海市香洲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支持,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指導,在現場氣氛的感染下,各個單位的志愿者、工作人員、媒體記者也紛紛加入彩繪,以實際行動踐行“小手拉大手,殘障融創繪”的活動理念。
活動現場。
經過近2個小時的繪制,一條約50米長的“彩虹盲道”,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順利完成,在晴朗的陽光下,從遠處看也頗為顯眼。由于繪制完畢時正值周邊學校放學,“彩虹盲道”立即吸引了不少家長、學生的目光。
“小朋友們畫得很漂亮,活動也很有意義!”一位前來特殊教育學校接孩子放學的母親表示,此前曾在網上了解到浙江麗水的“彩虹盲道”活動,沒有想到在珠海也能遇見類似活動,“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特殊群體的處境,都應當得到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希望這樣的活動得到進一步推廣!”
完工的“彩虹盲道”。
據了解,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專門為珠海智力、聽力、視力障礙,以及孤獨癥、腦癱、多重殘疾等類別的少年兒童,提供義務教育、康復與職業教育;珠海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為0至6周歲聽力、智力障礙兒童,以及腦癱(肢體)、孤獨癥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教育和功能訓練服務。
觀點
讓全社會更關注特殊群體、無障礙環境
打造珠海城市文明亮麗風景線
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陳文表示,本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接觸社會的契機?!白鳛樘厥馊后w,孩子們平常往往是在接受他人的幫助,我們希望他們在學校學習了知識,將來能服務社會,他們自己也有這樣的意愿。本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意義十分重大?!?/p>
珠海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陳文
陳文介紹,學校平日通過開展手工、繪畫等課程,幫助孩子們開展康復訓練,本次活動不僅使孩子們能夠將相關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strong>對特殊群體的包容、接納程度,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盲道本身是給視障人士使用的,組織孩子們參與活動,一方面是特殊群體之間的互幫互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全社會能夠更加關注特殊群體?!?/p>
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四級調研員成文鋒表示,本次活動旨在迎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呼吁社會各界關心特殊群體、關注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進程?!啊吨楹o障礙城市建設條例》已經出臺近三年了,我們希望通過活動,引起大家對無障礙的重視,讓更多人關心珠海的盲道、珠海的無障礙,讓珠海更加文明。”
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四級調研員 成文鋒
在日常工作中,成文鋒時常與不同類型的殘障人士接觸,她表示,殘障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都有提升自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活動,讓他們意識到,他們也可以像普通的小朋友一樣,自信地生活、學習,融入珠海這個文明的大家庭。”
對于活動接下來是否應當繼續舉行、進一步推廣,不少人給予了積極的回應。一位志愿者表示,活動所在的翠福路,周邊匯集了珠海市社會福利中心(珠海市兒童福利院)、珠海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珠海市特殊教育康復幼兒園)、珠海市香洲區實驗學校,以及伊頓、博才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天然具備打造“殘障共融示范區”的基因?!叭绻@條‘彩虹盲道’能進一步延伸,擴展為‘彩虹街區’,相信不僅能讓更多孩子感到快樂,也能為珠海增添一處新的打卡點,成為珠海城市文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p>
活動現場。
“這條盲道現在只是有了彩虹的基底,只是個‘一期’。”一位指導老師半開玩笑地表示,如果接下來有機會讓孩子們進一步發揮想象力,在“彩虹盲道”上繪制新圖案,這或許可以被稱為“二期”?!?strong>如果后續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可能還會有三期、四期,大家一起畫下去,可以讓我們的城市環境更加和諧、美好。”
記者手記
彩虹因陽光而生,城市因文明而美
盲道作為無障礙設施的代表,是支撐視障人士走出家門的“生命線”,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試金石”。路上有沒有盲道、盲道能不能走、是否被占用,直接關乎視障人士的出行意愿與生活質量,反映出一座城市對待弱者的態度。
當盲道披上彩虹的“外衣”,強烈的視覺沖擊不僅令人耳目一新,更以具象的方式,提醒人們關懷特殊群體、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輪椅坡道是否平緩?無障礙廁所抓桿是否牢固?無障礙電梯是否方便操作?每一個問題的背后,都承載著特殊群體對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渴望。
完工的“彩虹盲道”。
出現在盲道上的彩虹,其本身也承載著獨特的意義。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彩虹常在雨過天晴時出現,因而被人們賦予了希望、美好等積極的寓意;彩虹繽紛的顏色,使其成為包容、平等的象征,也契合少年兒童對高飽和度、明亮色彩的視覺偏好。
特殊兒童參與繪制“彩虹盲道”,不僅能收獲滿滿的快樂與成就感,還可以將這份喜悅分享給更多同齡人,并以實際行動傳遞包容、平等的無障礙理念。筆下躍動的色彩,使孩子們從單純的被幫扶者,轉變為傳遞希望、幫助他人的行動者,這種角色的轉換,有望進一步讓全社會看見特殊群體的尊嚴與潛能。
部分志愿者在現場合影。
彩虹因陽光而生,城市因文明而美。這條“彩虹盲道”或許并不長,卻滿載著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對無障礙環境的追求、對殘障融合的展望。期待在珠海持續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的背景下,讓更多人沿著它攜手同行,共同走向“有愛無礙”的光明未來!
“無障礙城市深調研”課題組
統籌:南都記者 王靖豪
課題組成員:張景淞 韋銳佳 曾奎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