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夜幕降臨,深澤縣大橋頭鎮的鄉村振興“共享直播間”卻燈火通明。村民李大姐正在手機鏡頭前展示著剛出鍋的紅薯粉條:“這是咱村古法制作的純紅薯粉條!”晶瑩剔透的粉條在沸水中翻滾,升騰的熱氣模糊了鏡頭,卻擋不住直播間里此起彼伏的“下單”提示音。誰能想到,三個月前,這位種了二十年地的農家婦女,連手機的美顏功能都不會用。
這樣的轉變在大橋頭鎮并非個例。2023年底,鎮政府聯合當地農商銀行共同打造的鄉村振興“共享直播間”正式投入使用。直播間里,專業補光燈、聲卡設備一應俱全,還專門聘請了電商講師駐村指導。“最初我們只是想幫鄉親們買賣日化產品,”鎮黨委組宣委員苑栿豪回憶道,“沒想到直播間很快就‘火出圈’了?!?/p>
如今,這個直播間已經成為展示當地特色產業的窗口。白山藥種植戶帶著剛從地里挖出來的新鮮山藥來直播,泥土的芬芳仿佛能透過屏幕傳遞;繡娘們現場飛針走線,讓觀眾親眼見證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就連養蜂人都把蜂箱搬到了鏡頭前,向網友展示最純正的采蜜過程?!艾F在每天都有村民排隊預約使用直播間。”村黨支部書記孫崇笑著說,“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排得滿滿當當?!?/p>
孫崇的賬本記錄著令人欣喜的變化:30多戶村民經過培訓后自立門戶直播,日化產品線上年流水增長200%;白山藥種植戶李大爺通過直播簽下了連鎖超市的訂單;有機小米如今賣到了海南、廣東等地。據統計,去年全村通過直播帶貨實現的總流水超過千萬元。
直播間里,老鄉們的樸實無華反而成了最大的特色。62歲的張嬸第一次直播時,緊張地把“清潔劑”說成了“洗衣粉”,沒想到觀眾被她的真實打動,當天就下了200多單?!艾F在有不少粉絲專門等著看我們的‘土味直播’,”張嬸笑著說,“他們說就愛聽我們講大實話?!?/p>
夜幕降臨,直播間的燈光依然明亮。主播們輪流吃著家人送來的晚飯,眼睛始終盯著屏幕上跳動的訂單信息。這方小小的屏幕,正在成為連接傳統農業與數字經濟的新橋梁?!跋乱徊?,我們計劃擴大直播間規模,引入更多智能設備,”苑栿豪表示,“同時加強與物流企業合作,讓農產品出村進城的路走得更順暢?!?/p>
從田間地頭到網絡云端,從面朝黃土到面向鏡頭,大橋頭鎮的鄉親們正在用勤勞和智慧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這方寸之間的屏幕,不僅照亮了農產品的銷售之路,更照亮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記者 劉 青 通訊員 張鑫宇 索雅欣)
(石家莊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