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合并是一把雙刃劍,管得好,可以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管不好,則可能弱化醫療服務能力。
撰文 | 郭雪梅
責編丨汪 航
地市級公立醫院正加速合并。
3月25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三家公立醫院合并成立的大瀝醫療集團,正式掛牌“佛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合并后,佛山又誕生了一家大型醫院:1620張床位、2500多名醫務人員,年門診量超300萬人次,整體規模猛增至佛山市前列,甚至超越省會城市廣州的部分三甲綜合醫院。
佛山大學與大瀝醫療集團同步簽署醫校合作協議
除了佛山,“醫學界”梳理發現,近半年來,國內已有多家公立醫院傳出合并消息,包括淄博市第一醫院和淄博市第六人民醫院、吉林市婦產醫院和吉林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第二人民醫院與上梅醫院等。
多位業內專家告訴“醫學界”,當前公立醫院合并正逐漸成為一種行業趨勢,但其背后的緣由各不相同。一位專家表示:“合并最終的目的,都是一些非頭部醫院希望通過合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從而成為頭部醫院。”
“全國百強鎮”再添大學附屬醫院
公開資料顯示,大瀝醫療集團是由佛山市南海區第五、第六、第七人民醫院整合而成。
2024年,南海區提出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的南海“易健康 365”體系,探索集團化辦醫新模式,大瀝醫療集團正是這一模式的重要成果。
據了解,這三家區級醫院歷史悠久,均坐落在有著“全國百強鎮”稱號的大瀝鎮。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大瀝醫院)始建于1958年,2023年晉升為三級綜合醫院,現有編制床位620張,設有38個臨床專業,是目前南海區最大的醫院之一。
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也即佛山市南海區黃岐醫院,創建于1988年,是一家二甲綜合醫院,也是佛山市內單一院區服務量最大的二級醫院,代管黃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六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人口約30萬。
南海區第七人民醫院(鹽步醫院)始建于1958年,目前是一家二甲綜合醫院,該院擁有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特色與重點專科,也是佛山市首家具備養老、醫療功能的醫療機構。
佛山不僅是經濟強市,更是醫療資源的“高地”,擁有眾多優質的公立醫院。
據《佛山日報》2024年報道,目前佛山共有34個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其中12家為三甲醫院,這一數量僅次于蘇州,位列全國地級市前列,而南海區醫療機構數量更是排名佛山市五區之首。
在此背景下,大瀝鎮作為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域之一,近年來持續在醫療領域發力。
2023年,大瀝鎮提出未來三年投入36.38億推進三間公立醫院的改擴建項目,其中包括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2024年又提出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的南海“易健康 365”體系,組建了大瀝醫療集團。
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現為佛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大瀝院區)
2025年,在此前的基礎上,佛山大學與大瀝醫療集團簽署醫校合作協議,大瀝醫療集團正式加掛“佛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三家區級醫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關于此次合并,官方表示,將以創建三甲醫院為目標,聚焦學科強基、人才引育、智慧醫療,共建重點專科與臨床醫學院,打造“一院三區”的高水平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公立醫院合并漸成趨勢
事實上,公立醫院合并重組在近些年逐漸興起。
據“醫學界”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起,國內公立醫院至少發生了10次關注度較高的公立醫院合并重組事件,包括寧波、荊州、宜昌等地。
和佛山此次三家公立醫院合并背景相似的是,2023年寧波市第一醫院和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合并,組建成立了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它們均是選擇合并,并且與醫學院校聯合。
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告訴“醫學界”,這或許是醫改和教改并行推進的結果,“在未來,教育跟醫療的強強聯合應該是一種趨勢”。
近年來,國家在多份文件中明確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其中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快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相比于建大樓和分院區,一部分公立醫院選擇了合并重組的路徑。業內普遍認為,合并重組的方式更有利于不同醫院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同時也統籌解決了區域內醫療資源不均衡、學科發展不突出等難題。
國內醫改專家徐毓才也告訴“醫學界”,我國一直在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怎么做到緊密,就是一家人,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因此很有可能在‘倒閉潮’中出現一波‘合并潮’。”
從教育改革來看,“新醫科”自2018年提出后一直廣受關注,國內諸多綜合性大學紛紛嘗試辦醫科。“(合并后掛牌)醫學院校附屬醫院,不僅對于醫院發展有好處,大學也會在科研等各方面得到助益。”莊一強表示。
以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例,合并前的寧波市第一醫院、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雖為三甲綜合醫院,但在寧波市內排名不算靠前。
莊一強曾告訴“醫學界”,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合并前在艾力彼榜單中位列寧波同級醫院第四,合并后該院成為了目前浙東區域體量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
重組后的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源醫院官微
徐毓才也表示,醫院掛牌成為大學附屬醫院,從資源利用角度,醫院可以借助大學賦能自身發展,提升臨床研究水平,促進醫教研協同,推動大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從名義上來看,大學通常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和學術地位,醫院掛牌后相應級別也會有所提升。
但合并后,醫院就能實現“做大做強”嗎?兩位專家均表示,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醫院合并是一把雙刃劍。”徐毓才認為,醫院規模越大,管理難度越高。管得好,可以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管不好,則可能弱化服務能力,對改善患者體驗也未必有好處。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