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窮玩車,富玩表,但還有一些玩音響的有錢人,從幾千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音響這玩意就跟釣魚一樣,一旦成為“發燒友”,各種買買買,意味著就要開始交“智商稅”了,還沒有上限那種。任何東西玩到極致,付出的都是金錢的代價。
中產客廳的門面
“智商稅”輪到了藍牙音響
千元級別的音響,長在了很多新中產的心趴上。市面上有很多,主要是看顏值,以及很多社交平臺上有沒有博主種草,但其實很多都是變相的營銷廣告而已。
像發售價1臺2399元的Marshall(馬勺)Acton III藍牙音響,價格一度被炒到了近4000元。
實在是無法理解都是什么人在買?而且本身價格就不低,炒出來的溢價真的是24K“智商稅”了。
現在市面上很多款藍牙音響,都是價格不便宜。
一門心思都花在營銷上了,而且很多藍牙音響純粹就是為了好看,著重于表面,而音質、配件等卻不是其真正的賣點。
其實真正喜歡搖滾樂或其他音樂的人,未必會買藍牙類的音響!
其實很多人買回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文藝范心血來潮時,頂多也是拍些照片,作為素材發在社交平臺上,其本質也是擺放的“社交貨幣”。
大多數人不會一直使用,不會天天聽,一直放到積灰塵了,才想起來家里還有這么個東西。
兩三千元的東西,也不是黃金做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久而久之就有點“雞肋”了!
就像網友所說,幾千塊的藍牙音響,談什么音樂材質。
說到黃金,還真有用18K金做的音響。
但這貨的價格簡直是“天價”,是一點都不坑窮人,即便是中產也消費不起。
收割“老錢”的天價音響
不坑窮人
如,英國的Hart Audio D&W Aural Pleasure,你能看到的金色部分,基本都是18K金打造,當然,價格至少要三千多萬元。
你要是想買平價版,也有銀、銅的材質。這應該是“音響發燒友”的天花板了!
現在還在消費音響這種“老物件”,其實也是“懷舊”消費中的一種。
小眾又貴,只有圈子內的人才懂的好貨,尤其是“老錢”最愛。中產的消費習慣偏向于和普通消費者有一點距離,本質上很想比下有余的消費心理。
市面上流行的產品一般消費者消費不起,但中產咬咬牙也能消費的,那就是中產的心頭好了。
對比真正的“老錢”,中產很多東西只是“老錢”的日常,不用費力就可以夠著的。
音響也是如此,真正玩音響的絕不會買藍牙音響,也不會買了個音響就飛快曬在社交平臺上。
音響中的“愛馬仕”,諸如Transmission Audio Ultimate、Moon Audio Opulence、Kharma Grand Enigma等,這些是接近一千萬元甚至超過千萬級別的音響。
Moon Audio Opulence
當然也有百萬級別的,如:
Wisdom Audio Infinite Wisdom Grande、Magico Ultimate III、Moon Audio Signature Titan II、Backes & Müller BM 100、CAT MBX Powered Speakers、Final Audio Opus 204。
它們都是價格三百萬元級別起的產品!
這些牌子,都不是普通中產家庭可以消費的起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天價音響都是大件家電,占地面積很大,一般大平層或者豪宅,才能安置它們。
毫不夸張,家里有一套這種音響,房子的價值直接翻倍了。
數字時代下的“懷舊”消費
70、80后一定對老款CD機不陌生,一張碟片放進去,連著電視和音響,不僅能聽歌,還能看電影等,那時候這些家電一點都不便宜,有這些設備的家庭,也算是有點小錢的家庭。
CD、黑膠、ipod、MP3、收音機、磁帶等已經成為“老物件”的存在。
聲音并沒消失,只是“鑲嵌”在電腦里、手機里,通過耳機或音響播放出來。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數據分析得出,2024年全球錄制音樂可以說賺翻了,總收入飆到了29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51億元),不止對比2023年增長了,也是連著十年都在增長!
2151億元!這塊蛋糕如此巨大,帶動的產業也很多,然而吃到一大杯羹的卻是流媒體,這部分收入高達 204億美元,占總收入大約七成。
現在更多是通過流媒體平臺,可以聽喜歡的歌以及其他音頻作品。
然而,還是有一些有錢人的家庭,他們聽歌,依舊要靠價值不菲的音響,也是客廳的門面。
一些“老錢”家庭,音響的價位在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
音響價位在五百萬到一千萬的級別,若非音樂人士或相關職業的話,純粹就是聽,那這種就是殿堂級的“發燒友”了。
像中產家庭,一般音響的價位在幾千塊到幾萬這里,但它們的作用多半是擺設而已,很大部分都是“智商稅”。
家里除了這些硬貨,現在還流行一些電子產品以及家電產品,已經快成為一種“標配”了,擺放功能遠大于使用功能。
收割中產的電子垃"圾”
使用頻率不高純擺設
從吸塵器、掃地機、拖地機,再到現在的掃拖一體機等,有多少人一路交了不少的“智商稅”過來。
貴是其次!使用這些家電比拿起掃把、掃帚、拖把更累,要把桌椅啥的都搬起來離開地面。
你要裝水吧?要把頭發、臟東西搞出來吧?
甚至機器配備的一小塊拖布,壓根不夠客廳拖干凈,跑沒幾步布就臟了,又得重新換布,還得洗布,還得洗水槽等。
終于等到了可以自動清洗的產品,但你也得抬著去廁所裝水吧,還得抬著去廁所倒水吧,雖然自動清洗,但使用久了還是不干凈,還得人工清洗。
總之就是各種拆,各種洗。
這一波操作下來,還是簡單點,掃把掃地,拖把拖地,幾分鐘就搞定了!
這些還算是使用頻率高一些,還有一些是錢花了,灰塵也積攢了不少的產品。
掛燙機就是這種攢灰塵的產品,買了回去壓根沒燙幾次衣服,就把它放在角落里了,一直到下次使用,里面的水都發霉了。
還是老式熨斗好,麻煩是麻煩,但使用方便!不用老是換水,也不會被水蒸氣燙到手。
“垃圾處理器”也是很多中產家庭裝了很后悔的玩意!
在一線城市,很多中產住的地方都是一些老式小區,在排污這塊其實功能衰退了不少,各種水果皮、摘掉的蔬菜葉子等,短時間可以通過垃圾處理器沖下去,但長時間勢必造成堵塞的后果。
且不說小區管道堵塞,就是家里廚房的管道,也經不住天天你往水槽里塞東西,還沒到下面的垃圾處理器,管子就已經先堵了。
投影儀也是,在這條路上的坑也不少,除非一開始咬咬牙就買配置很好的,足夠高清,投射足夠好,不然你只能晚上看,到最后還是80寸的電視香。
為了不干家務活,懶人在錢上就得多花出去一些。
只能說,“智商稅”交多了就有經驗了,經驗真實是踩坑踩出來的。
中產愿意掏空口袋買“雞肋”家電
一些廚房小家電也是如此,以前恨不得多功能,現在恨不得拆功能。
老款榨汁機用著已經out了,現在廚房里一定得有破壁機,而且一年一代,價格從三四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功能沒問題,但就洗的時候也太麻煩了,有自動清洗功能,根本不干凈!
聲音也不小,雖然有隔音罩,但這罩子也費錢。
還有微波爐、空氣炸鍋、烤箱、烤盤等,主打一個功能逮著一個產品薅,各種清洗、插座都不夠放,實在是太占地方了,到最后還是回到多功能一體機,主打一個“香”。
電飯鍋也是,有1-2人鍋,有3-4人鍋,還有電餅鐺等。
說真的,會做飯的都懂,多少人吃只是米和水的區別而已。
流水的網紅產品,鐵打的中產。
不止是懷舊老物件,還是網紅產品,只要跟中產搭上邊,都要做好“曇花一現”的準備。
畢竟中產客群是消費的主力軍,太多品牌想要從他們的口袋“掏錢”了。
所以他們不斷地營銷,不斷地設置一些“消費陷阱”,越是能彰顯中產的身份越是深得他們的歡心。
哪怕是去超市買個東西,也要有會員繳費的門檻。
就像山姆、開市客等外資超市,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去山姆購物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
二十年前的沃爾瑪估計也想不到山姆也會變成“網紅”!當然,對于中產來說,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有錢就是任性。
不管是衣服、車子、手機、鞋子等,都可以消費成一條“鄙視鏈”。
尤其是奢侈品牌,這些牌子誰也看不上誰,但其實都是一個包包、一件衣服、一雙鞋子而已,用料成本差不多,多的都是品牌的“溢價”而已,妥妥的“智商稅”。
并不是說啥都不能買了!在消費之前,想一下到底是剛需,還是只是滿足一下虛榮心,或者跟風等心理?
理性消費,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而不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但一分錢一分貨,太便宜的也是要掂量一下。
你怎么看待這些“懷舊產品”、“電子垃圾”“雞肋家電”呢?
到底是擺設大于功能,還是功能大于擺設?請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