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4月4日訊(記者 閆春旭)“65年了,我終于回家了!”4月4日上午,68歲的趙留學在無錫宜興老宅前緊緊抱住白發蒼蒼的哥哥和姐姐,淚水浸透了彼此的肩頭。1960年因家庭生活困難被送走的他,在浙江公安機關和江蘇尋親志愿者的幫助下,跨越半個多世紀尋根成功。當百年祖屋映入眼簾時,他顫抖著撫摸斑駁的土墻。原來家人為等他歸來,特意保留了這個本該拆除的出生地。
趙留學團聚現場
8時50分,趙留學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伴下來到了無錫宜興高塍鎮梅家瀆村。他還沒有到家門口,眼中的淚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流。看到哥哥姐姐后,趙留學快步向前擁抱。他哭著喊出了“大哥、二哥”,感動了現場眾多人。據他的大哥沈順良介紹,他們一共兄弟姐妹六人,趙留學是最小的弟弟,原名沈小良,1960年左右因家庭生活困難被母親送到上海的路口。
趙留學在百年老房子里抱起大哥
沈順良回憶稱,自己當年早已成人,經常抱弟弟玩耍,所以對弟弟的印象特別深。他告訴記者:“父母雖然早已不在人世,但我心里記得這個弟弟,非常歡迎他回來。”二哥沈富良今年76歲,得知弟弟回家后,準備了烏米飯、糕點等很多宜興特產。他激動地說:“分散60多年了,他能回家真的是奇跡,我們終于團聚了。”
9時15分,趙留學在兩位哥哥的陪伴下往家中的老房子走去。記者看到,他緊緊握住哥哥的手,始終不愿松開。他告訴記者:“握著大哥二哥的手,我感到很幸福,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害怕大哥二哥再撒手,我得握緊點。”
趙留學緊緊握住大哥(右)和二哥(左)的手
9時25分,趙留學看到了當年出生時的老房子。沈富良稱,這個老房子已有百年,弟弟當年出生在這兒。本來應該拆了建新房子,但為了等弟弟回來,家里人就沒有拆掉這個房子。他說:“他小時候特別可愛,我和大哥都在這里抱過他。”望著百年老房,趙留學熱淚盈眶。他情不自禁地抱起了大哥和二哥,激動地說:“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我回來了。”
趙留學和二哥相擁而泣
68歲的趙留學從未來過江蘇,卻從30多歲起就踏上了漫漫尋親路。盡管早年多次采血比對,但始終石沉大海。他七八歲時得知是被抱養的孩子,也曾從養父母口中了解一些情況,但苦于毫無線索,尋親之路屢屢受挫。
2024年,事情迎來轉機。在浙江省臺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團圓”工作室的技術分析下,確定了他的家系在無錫市宜興市高塍鎮梅家瀆村沈姓家族。經過宜興市大愛無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志愿者的走訪和采血比對。臺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經查詢DNA系統,對趙留學、沈順良的數據進行分析,傾向于認為趙留學、沈順良符合全同胞關系。結合背景調查,最終確認,趙留學系沈順良的兄弟。
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土后,趙留學感到非常幸福,“之前一連很多天都沒睡著覺,現在終于圓夢了。”兄弟幾人相視而笑,65年的離別,在這一刻終于畫上了團圓的句號。而那座歷經百年風雨的老屋,依然靜靜矗立,見證著這個家族血脈的重新相連,也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