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回暖,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各地茶園陸續進入春茶采摘期,茶農茶企全力做好春茶采摘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春茶生產提質增效,茶農穩定增收。
茶園航拍圖(務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黃都鎮萬元村茶園里,放眼望去,連綿茶山滿眼青翠,采茶工人們身挎竹簍穿梭在茶壟間,雙手飛快地在茶樹上翻飛,熟練地采摘著茶芽。
茶農正在采摘春茶(務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這里的茶產業發展得不錯,對我們很有幫助。”萬元村村民呂霞表示很感激,既方便照顧老人、小孩,收入也不少。
春茶的開采,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像呂霞這樣在茶園務工的村民,每天都有數十人,茶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
茶農正在采摘春茶(務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茶葉產業是一個富民產業,我們公司共有茶園2300余畝,每年每畝收入大概在8000元至10000元,帶動就業5000余人次。”務川自治縣鑫隆緣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仕權表示。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走進分水鎮福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茶青經過殺青、理條等生產作業,一鍋鍋新鮮的“翠芽”就出爐了。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公司今年積極開發翠芽、毛尖等新品類,增強市場競爭力。
茶工廠內正在生產作業(務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天是第一天加工春茶,采摘茶青200斤左右,可加工干茶50余斤。”福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玲說,等到采茶高峰期,每天可采收茶青1000斤左右。
公司除了加工自有的1000余畝茶園的春茶外,還收購本鎮茶農的茶青進行加工,在茶青交易區,前來賣茶的茶農絡繹不絕,茶農們手提竹簍,看茶、談價、稱茶、付錢,各環節有序進行。茶青交易區有效帶動群眾參與采茶,就近就業增加收入,讓茶農、茶企實現利益雙贏。
茶葉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務川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茶葉技術人員奔波在各個茶園開展技術指導,指導茶農科學管護與采摘。截至目前,組織開展農技培訓4場,覆蓋茶農248人次,有效提升了茶葉品質和產量。
茶農手捧新鮮采摘的春茶(務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穩定發展、調優結構、提升加工、做實品牌’的工作思路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務川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中心六級職員鄒弢表示,將持續加強茶園管護、茶樹品種改良,支持茶農引進高香型優良品種進行栽植,支持茶葉企業對原有落后的加工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提升茶葉品質和產能,持續加強茶葉品牌打造工作,充分挖掘資源,努力打造縣域公共品牌,提升務川茶產品的附加值。
近年來,務川發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茶,共種植茶葉面積4.3萬畝,建設茶葉加工廠25家,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區,去年年產值為1.27億元,預計今年年產值1.4億元。(鄒洪麗 鄒文鳳)
來源: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