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4月3日,子洲第十屆清明文化活動暨全國面花邀請賽在裴家灣鎮園則坪村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6支面花制作隊伍、近百名選手齊聚一堂,以指尖上的藝術傳承清明文化,讓傳統面花展現時代新韻。
活動現場,數十張展臺次第排開,一件件形態各異的面花作品在觀眾們期待的目光中逐一登場。參賽作品以“清明文化”為主題,選手們以面粉為媒介,用巧手作刻刀,將健康長壽、平安喜樂、多子多福等美好愿景寄寓到朵朵面花之中,吸引觀眾們爭相拍照。
來自何家集參賽隊選手何劍飛的作品《忠孝介子推》重現了介子推“攜母歸隱”的經典故事,翻飛的衣袂、有力的步伐、堅毅的表情,將“忠臣辭祿”的決絕與“孝子奉親”的溫情巧妙交織,賦予靜態面花以強烈的敘事張力,最終成功摘得了本次大賽一等獎。
作為當地流傳千年的非遺技藝,面花既是清明祭祀的民俗載體,更承載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文化內涵。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學者先后登臺,向觀眾們講解了清明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并對面花技藝中深厚的文化內涵進行了闡釋。
“面花藝術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精巧的技藝,更在于它承載的文化記憶,只有讓傳統習俗融入現代生活,才能使其煥發持久生命力。”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萬建中說。
活動現場還安排了面花產業推薦和簽約環節,4家電商企業與本地面花作坊簽訂了銷售合同。
從祭祀用品到文化符號,從農家灶臺到線上優品,子洲面花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逐步實現蛻變。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裴家灣鎮現有78家面花生產作坊,年產值達到300余萬元,已逐步成為一項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記者 姬洲僕 張泰毓
編輯 葉蕊 校對 劉雅嬌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