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錢是為動物花的,卻治愈了人的傷痛。”
“無論什么生命離去,都想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愛著、惦記著他們。” 近日上映的寵物題材電影《我會好好的》中的這句臺詞,戳中了無數養寵人的心。
又是一年清明節。在這個緬懷與追憶的時節,不少人也會為一群特殊的“家人”——曾經陪伴他們走過無數時光的寵物掃墓、祈福,以此寄托思念、緩解哀傷。
學會并適應與寵物的死別是養寵人必須面對的課題。智研瞻產業研究院2023年發布的《中國寵物殯葬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前瞻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每年約有300萬只寵物死亡,平均每天有近萬只寵物離開這個世界。
作為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尤其是寵物愈發以“家人”的身份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養寵人日益重視寵物“身后事”的儀式感,國內寵物殯葬與祭祀等相關服務已悄然興起。
01.
寵物善終服務興起
9年前,廣州的李栗(化名)開始養第一只寵物貓,此后家里的貓咪數量逐漸增加,最多時達到5只。這5只貓咪品種不同、性格各異,給她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2024年,她的一只小貓突發疾病去世。為了和小貓莊重告別,她聯系了一家寵物火化機構,為其辦了一場完整的告別儀式,包括上門接寵、法事祈福、火化、拍照以及骨灰寄回等服務,總費用為1300元。
幾天后,小貓的骨灰被裝在李栗挑選的藍色圓形陶罐里寄回,她把它放在了電視柜后面。雖然后來了解到這家機構的收費較高,但她覺得能接受。
在李栗看來,這是一次感性和理性的綜合抉擇:“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養貓、養狗和養娃的感情是一樣的;另一方面,不像在農村,(貓狗)死了可以隨便挖個坑埋掉,城市里沒有地方隨便埋,我也不敢亂埋。”
我國《動物防疫法》 相關條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加工、隨意棄置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無害化處理。未按照規定處理或者隨意棄置的,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從地方性規定看,多地禁止隨意掩埋或拋棄動物尸體,如《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犬只在飼養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將犬只尸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北京市則于2017年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收集和處理系統。
在廣州,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是目前唯一一家負責處理動物尸體的專業單位。然而,對許多養寵人來說,簡單的無害化處理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情感寄托需求。因此,能夠提供個性化定制、富有情感關懷的寵物善終服務逐漸流行起來。
02.
2025年寵物殯葬市場規模將達50億元
養寵人的情感需求帶動了寵物殯葬行業的快速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涵蓋寵物殯葬、寵物喪葬、動物無害化處理的企業數量呈現井噴態勢,2022年注冊數量為15103家,2023年、2024年分別為7768家、7496家。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相關報告則顯示, 2025年的寵物殯葬市場規模將達50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100億元,成為寵物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寵物殯葬行業。兩年多前,王揚(化名)從家裝設計師轉行到了寵物殯葬行業,目前在廣州番禺某家寵物殯葬店工作。他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說:“雖然這個行業目前比較小眾,但前景還是可以的。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注重合法合規,比如都要辦證、不能亂埋等。此外,很多養寵人把寵物當作小孩一樣對待,寵物離世后,有能力的養寵人肯定會好好辦一場。”
(某寵物殯葬店的告別室 《消費者報道》記者攝)
《消費者報道》記者從大眾點評查詢發現,該家店根據寵物體重提供了多個寵物殯葬服務套餐,價格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主要服務包括專車上門接寵、遺容整理、搖鈴祈福、單獨火化等。王揚稱,目前接觸的客戶主要以年輕人和老年人為主,寵物的種類除了常見的貓狗,還有刺猬、鸚鵡、倉鼠等。“養寵物是要陪伴的,有些狗狗、貓貓一陪就是十幾年,主人對它們的感情很深。”
(某寵物殯葬店提供的寵物殯葬服務套餐之一 圖源:大眾點評)
03.
越來越豐富的寵物祭祀產品
除了一場莊重的葬禮,寵物紀念品、墓地、祭品等愈加豐富的寵物祭祀產品也日漸流行。
據王揚介紹,除法事、火化等服務外,他所在的門店還售賣骨灰罐,并提供紀念品制作、骨灰寄存、代祭等服務。“有的客戶不方便在家里存放骨灰,就放在我們這里供奉,每月1號給它上香祈福。如果主人沒有時間,我們也可以幫忙代祭。”
(某寵物殯葬店的寵物骨灰罐及養寵人寄存的骨灰 《消費者報道》記者攝)
今年清明節,該店計劃邀請寵物主集體前往清遠金泉古寺,為愛寵祈福。活動內容包括開壇祭祀、誦經、求簽問卦等,同行價為600元/2位,代祈價為200元/1位。
(某寵物殯葬店的集體祈福活動 《消費者報道》記者攝)
值得注意的是,寵物祭祀不止在清明,不少寵物主會為逝去的寵物“燒七”,即自寵物去世日起每七天祭祀一次,共七次、歷時49天。在電商平臺上,紙錢、金元寶乃至罐頭、貓砂盆、帳篷、空調、別墅等紙扎寵物祭祀用品應有盡有,不少商家還提供代寫送錢表文、代燒代祭的服務。
(豐富多樣的寵物紙扎祭品 圖源:電商平臺)
電商賣家文琪(化名)在去年7月開售寵物祭品,以此開啟了自己的副業。她的社交媒體賬號介紹為“冥府快遞員,專送跨界快遞”。在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她表示,寵物祭品一種思念情感的寄托,提供的是情緒安慰。
(文琪的網店 圖源:社交平臺)
04.
不斷延長的產業鏈
“喪葬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部分,很多歷史和文化通過‘陪葬品’傳遞下來。我想借助我國悠久的墓葬文化,做出點有意思的寵物殯葬、祭祀產品。”文琪表示,未來她計劃把副業發展為主業,并打算結合非遺紋樣元素設計產品。
目前,寵物紙祭品還不是一個大眾所熟知的產品,市場需求比較小,銷售主要靠網絡渠道,依托自媒體宣傳。在文琪看來,開店最難的是拓客和宣傳推廣。她對《消費者報道》記者稱,“(其網店)目前月銷售量不大,3月份的支付買家數為73個(包括發貨前退款的訂單),有的客戶會因為小區不允許使用而退貨。”
除了祭祀相關的產品,市面上還有寵物安樂、墓地等服務。《消費者報道》記者在大眾點評網站看到,廣州番禺某寵物殯葬店就提供寵物安樂、骨灰海葬、寵物墓地等服務、產品。此中,墓地費用最貴,在大眾點評上的團購價為3989元,包括一方0.36平方米的墓地、入土儀式、大理石墓碑、墓地基礎維護費(一年)等。
(圖源:大眾點評)
目前,寵物殯葬在國內屬于新興行業,常被一些人認為是矯情消費、“有錢人的專屬”。此外,該行業還存在價格高昂、誘導過度消費、服務標準不一、資質缺失和監管不足等亂象。但文琪認為,失去寵物就像失去一個很重要的親人,祭祀可以釋放悲傷與思念。
養寵人更能體會這種儀式感的意義,“寵物殯葬帶來的人文關懷,不只是對逝去生命的尊重,也是對活著人的寬慰。”正如他們所說,“錢是為動物花的,卻治愈了人的傷痛。”“如果必須說再見,那就好好道個別吧。”
作者:劉新歌
微信編輯:彭騰歡
責任編輯:肖道
制圖:Judy Chen、Julia
轉載授權、投稿、合作請聯系消道長:
消道長微信:ccrzhusho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