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頻道《足球之夜》攝制組來到了大連,采訪了大連英博俱樂部,其中包括了投資人王魁,總經理陳東以及老將閻相闖,重點談到了去年大連英博沖超的投入以及新賽季俱樂部的運營情況。
王魁表示,未來的發展目標是要達到收支平衡,甚至會盈利的一支俱樂部。談到如何能盈利,王魁表示,主場的上座率門票收入,上座率高關注的人多了,我們的贊助商看到這種流量,很多人會主動聯系俱樂部和王魁。
去年一個賽季,在王魁和陳東的共同努力下,大連英博依靠票房和政府扶持,他本人凈投入控制在800萬以內,這是他能承受的范圍內。
可以說在中國足球歷史上,中甲俱樂部的投入不足800萬完成沖超,這也算是開了一個先河也創造了歷史,這個模式能否被效仿和復制不得而知,但是不得不說,王魁和陳東在過去一個中甲賽季的運營是非常完美和成功的。
大連英博俱樂部也首次向外界披露了財務報表:中甲一個賽季完成沖超俱樂部總成本5087萬,其中球隊工資2665萬,訓練支出350萬,俱樂部運營618萬,參賽費用1454萬;總收入和總支出持平5087萬,俱樂部服務35萬,特許周邊產品36萬,王魁實際的投入756萬,廣告贊助800萬,政府扶持1000萬,球票銷售2460萬。
在梭魚灣的中超首秀對陣長春亞泰的比賽中,現場觀眾人數為60126人,大連英博足球俱樂部門票收入入賬超過300萬,而英博賽季開始前的套票銷售入賬1190萬。而在套票銷售層面,中超俱樂部只有3家(包括成都蓉城、北京國安)、百萬級別七八家。總經理陳東表示,連梭魚灣主場LED廣告牌的廣告位也已經售罄。
王魁預估本賽季大連英博的營收大概在1億-1.1億(球票+贊助等),新賽季大連英博海發保級預算在1.5億,還有4000-5000萬的缺口,王魁和俱樂部還有營收層面的壓力,王魁希望政府在梭魚灣和訓練基地上能有扶持政策,能有一定減免費用,在贊助商層面能夠打開新的賽道。
沒有政府支持對現階段大連職業俱樂部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據不準確的統計,光訓練基地一年大概需要3000萬支出,梭魚灣的租金和比賽日安保費用差不多2000萬到3000萬,去年這兩個大頭確實是政府包了。
大連英博上個賽季的收支平衡看似穩健,實則暗藏隱患。球票收入占比高達48.3%,遠超中超俱樂部平均35%的票務依賴度,這種現象在大連這樣非常典型“成績型球市”面前,如果球隊成績出現較大波動,看臺的球迷如果出現下滑流失時將非常不利和被動。
投資人注資756萬元雖然看似不算多,但也占了俱樂部總成本的14.8%,這對于俱樂部自我造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大連英博這家俱樂部成立時間不久。但是要想一直能夠留在中超舞臺,對比已經解散的廣州隊通過直播帶貨年入千萬的案例,英博在周邊產品、線上新媒體銷售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俱樂部的支出最大頭的就是俱樂部的球員薪資,俱樂部官網顯示現有球員32人,若按中甲頂薪標準來計算,英博新賽季工資薪酬的年支出可能突破3000萬。
在此次公布的財報中,并未看到英博的青訓投入,這和俱樂部上升速度較快有關。但是大連作為足球城,一定不能忽視青訓,不要忘了青訓給足球城帶來的甜頭。尤其是大連有著得天獨厚的足球人才儲備和基礎條件,如果大連英博能夠將青訓當作重點來抓,好的球員也可以成為俱樂部造血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這點也得到了老將閻相闖的認定,在他看來,他這批好的球員基本上都留在了大連,相對差一點的球員都離開了家鄉,當然也有好面子被其他城市的球隊挖走。大連的球員近些年在國字號球隊中相對較少,青訓流失和斷檔比較嚴重。
大連這座城市需要足球,尤其是頂級聯賽,足球之夜的記者劉思遠問了小闖一個問題:如果大連沒有職業隊,沒有了足球會是什么樣?小闖回答:就像一道菜沒有放鹽一樣,缺少很多味道,大連最有特色除了海就是足球。
職業足球終極目標一定是收支平衡和盈利,大連英博海發今年已經嘗試了俱樂部股份多元化的改革,但也需盡快建立多元化營收模式,在保證競技水平的同時,開發足球城和英博足球文化的衍生價值。當然,在這個大背景下,一定是需要有成績和球市來輔佐和加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