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吹大打、鋪張浪費,取而代之的是簡單莊重的文明儀式。今年清明時節,在葉榭鎮,各項陳規陋習漸漸退場,20年來的移風易俗工作初見成效,讓鄉村煥發出全新的文明氣象。
“陳規陋習要改進,移風移俗氣象新,建設文明新農村,目標新!”4月1日,在葉榭鎮“新風潤心田,文明寄思念”主題活動現場,一首由當地村民自編自演的三句半曲藝表演——《鄉風文化萬事興》拉開了活動的序幕。當天,一系列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小品、歌舞等節目接連登臺,“接地氣”的表演引起臺下陣陣歡聲笑語,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讓村民們對移風易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清明時節,這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在葉榭鎮各處上演。4月初,走進東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筘布、絲線、艾草等制作材料整齊鋪開。在開展移風易俗宣講之余,村民們跟隨志愿者的教導依次裁剪筘布、填充艾草,將四溢艾香帶回家。此外,各村志愿者們陸續走進居民群眾家中,詳細介紹文明祭掃的重要意義,提倡踐行敬獻鮮花、網上祭祀等綠色祭掃方式,并現場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普及文明祭掃知識。
據介紹,自2005年起,葉榭鎮全面推進“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移風易俗工作,并在全鎮范圍內實施殯儀代辦服務。殯儀代辦服務人員由鎮文明辦與群眾組成固定與非固定相結合的服務隊伍,服務內容從流程策劃到現場執行,包含為喪家安排喪事的一切程序。與此同時,葉榭鎮以各色文明活動為載體,對移風易俗相關政策加以宣傳。多年來,移風易俗理念逐漸在村民心中扎根,吹打、念經、放銃、做道場等舊俗逐漸消失,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如今在葉榭鎮,移風易俗從一句句口號,轉化為了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文明舉措不僅為村民減輕了經濟負擔,也增進了鄰里之間的和睦關系,顯著提升了鄉村的文明程度。未來,葉榭鎮將持續開展有力度、有溫度、有特色的移風易俗活動,弘揚文明新風。
記者:沈思韻
圖片:受訪單位
編輯: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李于伯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