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昨天呢,爆出了一條大新聞,胖胖本來是想寫一寫的,但看了看不少自媒體的朋友寫出來之后文章直接被“嘎”。
胖胖就決定聽勸,該不碰的還是不碰。
今天咱們聊點安全的話題。
胖胖記得《資本論》里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
“資本如果有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不得不說,有些問題看似不起眼,實則吃相相當難看。
昨天,粵風潮爆出一條新聞,說廣州市民在某大媒體的“領導留言板”上投訴,表示自己搬入天河區康樂新村后,發現只能使用某私人寬帶,高價低速,別的運營商根本進不來。
這一爆料呢,引發了網友熱議,評論區瞬間共鳴,大家紛紛表示,這不是個例,很多地方的城中村早就成了寬帶壟斷的重災區。
胖胖以前也住過城中村,對這事其實一點不意外。
通常情況下,城中村的網絡資源并不是自由競爭的,而是被某些“利益相關方”打包給了特定的運營商或者私人寬帶公司,形成獨家經營模式。
簡單來說,村里早就有人“替你選好了”寬帶,不管你想不想,你只能用。
這個壟斷是怎么形成的?
城中村,顧名思義,就是城市中的“村”,這些地方大多是本地村民的自建房,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學生或者短租客。
因為租客流動性大,管理比較松散,所以很多“管理”上的事情,往往是由村集體或者村里的“管理者”來拍板的。
寬帶這塊,就是一個典型的“拍板”領域。
某些村委或者村里的大房東,會和某家運營商或私人寬帶公司達成協議,把整個村子的寬帶業務打包出去,形成獨家經營。
這么做的好處是什么?當然是利益!
一方面呢,村里管理方可以收取“入場費”或“管理費”,想在這個村里提供寬帶服務?
可以,但你得交錢,給村里一筆“管理費”。
另一方,運營商獲得壟斷市場資格,沒有競爭,就沒有價格戰,想定多少價格都可以。
那其實任何行業都一樣,只要形成了壟斷,價格自然不會便宜。
所以價格高,服務差,租戶們是沒有其他選擇的余地,只能接受高價的寬帶。
那我不想用這個私人寬帶,我就拉個自己喜歡的運營商的寬帶,行不行?
理論上,消費者是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運營商的,但在城中村,這個權利往往是“理論上的”。
你要自己拉?不好意思,不讓裝。
你偷偷裝?網友反饋有可能第二天就被剪線。
你投訴?有些東西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所以,很多租戶最后只能被迫接受村里“安排”的寬帶,即使價格比市場價高了一大截。
其實,這種壟斷現象已經存在很久了,那為什么最近大家開始頻繁投訴呢?
胖胖覺得,估計主要問題出在于是價格實在是太離譜了。
以前,大家可能覺得貴一點點還能忍,但一旦寬帶價格越來越高,用戶的忍耐度自然到了極限。
再加上互聯網越來越成為剛需,很多人需要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直播、打游戲,這時候,一個好不好用的網絡就直接影響生活了。
一旦覺得生活被影響,自然就不會繼續忍氣吞聲。
其實,這東西于情于理都有點說不過去,通信市場本應該是開放競爭的,任何運營商都可以自由進入,但在這種的“游戲規則”里,這一點形同虛設。
而租戶呢,也應該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寬帶,而不是被迫接受“私人寬帶”的霸王條款。
這樣的壟斷,背后并非簡單的“市場規則”,而是利益與各方勾結的產物。
受益方的利益最大化,卻犧牲了普通租客的權益。
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著“入場費”和“管理費”,可是這背后,卻有多少租戶,頂著高價的網絡,不得不忍受這些利益博弈的后果。
資本逐利無可厚非,但如果有些人放任這種壟斷行為不管,那么受損的永遠是普通消費者。
不過,誰說普通人有“選擇”的權利?
有的,只有選擇“忍耐”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