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有點內(nèi)向,和熟的人在一起,還能有點話說,采訪的話,確實有點緊張……”電話剛接通,岳旸就先揭了自己的“老底”。
很難想象,“內(nèi)向”一詞會從這位已經(jīng)從業(yè)20年的資深演員口中說出來。這些年來,岳旸出演了《闖關(guān)東》《北平無戰(zhàn)事》《歡樂頌》《我是余歡水》等熱播劇集,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正或反,都令人印象深刻。今年以來,他又出演了《大奉打更人》《似錦》《北上》,特別是《北上》中滿肚牢騷帶點酸腐氣的文化館職員邵秉義,透過他的表演,觀眾在這個不討喜的人物身上也看到了可愛和無奈。
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這位金牌配角坦言,每個演員都有夢想,但能演什么角色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拿到什么樣的角色,踏踏實實把工作完成好,這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岳旸在《北上》中
“不討喜”角色的背后
《北上》中的邵秉義,是運河邊一個文化館的普通職員,他自詡是有氣節(jié)的文人,平常愛研究傳統(tǒng)文化,寫寫文章賺點稿費貼補家用。但邵秉義的寫作事業(yè)并不順利,時常被退稿。當看到同事的文章獲得專項獎勵時,他滿是嫉妒和不甘,卻又只得忍氣吞聲,借酒澆愁,把憤怒發(fā)泄到妻子和兒子身上。
隨著劇情的推進,邵秉義的秘密逐漸被揭開,當真相浮出水面,觀眾才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不討喜”的角色竟藏著對家庭最深沉的愛與犧牲。
岳旸在《北上》中
談及與《北上》的緣分,岳旸透露,他與該劇總導演姚曉峰早就認識,一直期待著有機會合作。直到《北上》項目啟動,他終于得償所愿,“一直想和姚導合作,又是趙冬苓老師的劇本。另外一點,原著很厚重,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當然是毫不猶豫就來了。”
面對這個一開始并不討喜且頗具爭議的角色,岳旸敏銳地捕捉到人物的兩面性:“邵秉義其實不是一個壞人,一開始可能會讓觀眾有一些誤解,但整個真相出來之后,我覺得大家會對他有一個改觀,這種成長和轉(zhuǎn)變,給了演員很大的表演空間。”
岳旸在《北上》中
為塑造好這個角色,岳旸在細節(jié)處下足功夫。熟讀劇本、研究人物關(guān)系和潛臺詞是最基本的,他還深入了解角色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環(huán)境。在人物設(shè)計上,他也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考慮到邵秉義是有些酸腐味的文人,他為角色增添了比如整理頭發(fā)、扶眼鏡等細節(jié),讓角色更加真實可信。
“他老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但真正的水平可能也很一般,對生活不滿,對家庭不滿,其實對家庭他付出了很多,但因為一些原因很隱忍,只能借酒消愁,然后做出了一些偏激的行為。”
對于角色“不討喜”的初始設(shè)定,岳旸有獨到見解,“真相揭開后,大家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為家庭付出很多,只是方式不對。”這種表演分寸感的把控,源自他對現(xiàn)實人物的深刻理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困境。”
“劇拋臉”的魅力
他是《偽裝者》里陰險狡詐的梁仲春,是《歡樂頌》中像吸血鬼一樣欺負妹妹樊勝美的哥哥,是《歡迎光臨》中刀子嘴豆腐心的孫經(jīng)理,也是《大奉打更人》中油滑善良、像父親一樣照顧主角許七安的許平志,還是《似錦》中極為疼愛女兒姜似,甘愿為她付出所有的慈父姜安誠……
有不少觀眾評價,其貌不揚的岳旸,用一個個精彩的配角讓人難忘,這大概就是好演員的魅力。
岳旸在《大奉打更人》中
對于觀眾給出的“劇拋臉”評價,岳旸稱,他感謝觀眾的厚愛,但這一切其實都是導演和整個團隊的功勞。
比如《大奉打更人》中的許平志,是很有喜感的角色,這是導演一開始給人物定下的基調(diào),“我一開始還問導演,咱們確定是要這么玩嗎?”而《北上》則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表演要真實可信。不管什么樣的類型,演員要貼近導演定下的風格,打碎自己融入角色,在戲的整體風格下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岳旸在《似錦》中
在岳旸看來,演員的本職工作就是表演出不同的人物狀態(tài),不可能每一個戲都是一個狀態(tài),“角色不一樣,你呈現(xiàn)出來的結(jié)果也是不一樣的。”岳旸回憶,大學學表演時有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就是人物模擬,“老師讓我們一定要學會抓住人物,那就要注意觀察。從那時開始,我就養(yǎng)成了觀察人物的習慣。”
雖然演戲的工作比較忙,但只要有時間,岳旸就會在菜市場、超市觀察不同的人,“肯定要在生活中汲取表演的靈感,生活有好多小細節(jié),你要去觀察,就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發(fā)生,就可能會在以后演戲的時候借鑒到。”
掘地三尺挖人物
岳旸出生在山東一個戲曲世家,爺爺、父母都是京劇演員。到了岳旸這一輩,父母心疼獨生子,覺得梨園行太苦了,就沒讓他學戲曲。但從小就聽著家里人咿咿呀呀唱戲,耳濡目染下,岳旸心里還是種下了表演的種子。考大學時,他報考了山東藝術(shù)學院表演專業(yè),畢業(yè)后分配到山東省話劇院,在話劇舞臺上摸爬滾打了六七年。
回憶過往,岳旸坦言父母以及老一輩藝人對藝術(shù)的態(tài)度對他影響很大。他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劇院排一個小品,導演是一位老前輩,對他說了一句話:岳旸我不要求你掘地三尺,你能給我掘地一尺就好了。“我當時還不太理解老師為什么說這句話,因為我覺得我已經(jīng)很用功很認真了。”直到后來,他反復琢磨這句話,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你或許很認真,但可能使的勁兒不對。不說,你就永遠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
岳旸在《偽裝者》中
命運的轉(zhuǎn)折發(fā)生在2006年,岳旸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闖關(guān)東》,在劇中他飾演潘老大,雖然戲份不多,但卻因此結(jié)緣了孔笙、張新建等知名導演,之后又陸續(xù)參與了《生死線》《光榮大地》《老農(nóng)民》《好家伙》《北平無戰(zhàn)事》等,直到《偽裝者》中憑借陰險卻又帶著幾分可憐的反派梁仲春被更多觀眾熟悉。很長一段時間,這個角色成了岳旸的代名詞,走出去就會有人指著他說,這不是《偽裝者》里面那個梁仲春嗎?
與正午陽光的合作,對岳旸的演藝事業(yè)有著重要意義。“大家都是抱著把事情做好的目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受益匪淺。”
岳旸在《鬼吹燈》中
從小時候戲曲的熏陶到話劇舞臺上的磨煉再到影視圈二十余年的摸爬滾打,岳旸感謝能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演員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它會讓你體驗不同的人生,能從事一個你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當下,傳統(tǒng)影視劇受到短視頻、微短劇的沖擊,觀眾的眼光也日益挑剔。岳旸稱,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現(xiàn)在觀眾的審美在進步,對演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促使我們更加努力地塑造角色,讓觀眾能夠接受。”
岳旸在《歡迎光臨》中
出演過眾多令人難忘的配角,但岳旸依然認為演員是被動的,特別是對于他這樣有些內(nèi)向甚至有些社恐的演員,更是時常處于等待的狀態(tài)。
對于是否有“野心”這個話題,岳旸的答案是“每個演員都有夢想,肯定想要更好一些”,但是這個問題不是自己能決定的,當下所謂的“野心”,無外乎是拿到什么樣的角色,踏踏實實把工作完成好,這也許才是最重要的。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李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