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在這個寄托哀思的節日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
緬懷一位因公殉職的交警——許允若
他用生命詮釋了對職業的堅守
用熱血鑄就了交通安全的防線
英雄雖已遠去,但精神永垂不朽
“站在新家橋頭,我總會不自覺地挺直腰桿——許哥倒下的地方,就是我們接續奮斗的起點。”這個清明,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00后”民警梁天愈加思念他的“許哥”。
油畫《清明祭·忠魂永駐》作者:俞煒晞
2024年11月5日,正在路面忙碌的城區中隊民警許允若被一輛貨車撞倒,身受重傷,被緊急送醫救治,在與死神拉扯了71個日夜后,終究松開了手,成為了吳中大地一座永恒的“路標”。
2025年1月14日,許允若不幸犧牲,這天是全國春運啟動的第一天,也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對戰友們說“我已無法歸隊,你們繼續前行!”
冬去春來,同事們不想和許允若說“再見”,也或許是這位被同事和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阿許”“許哥”的老交警從未離開。
“我會努力用他的‘笨辦法’解決更多交通難題”“用他的‘熱心腸’幫助更多的人”“從警的路還很長,但有許哥在,我知道未來該往哪兒走”……
從“笨辦法”到“巧功夫”
在薪火相傳中不斷改革創新
新家橋是許允若最牽掛的地方。這座百年石橋橫亙在雙向四車道的交匯口,每逢早晚高峰便“紅得發紫”。曾經,許允若把自己“釘”在橋頭,用眼盯、手記的“笨辦法”,連續一個月記錄車流量、訪談司機、繪制通行規律圖,用汗水和腳步丈量出精確數據,提出了“周邊信號燈聯動調節”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讓這里的交通恢復暢通。
“我們將許允若同志生前聚力攻堅交通堵點的做法和經驗提煉成‘許允若工作法’,將他在新家橋的成功實踐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交通治理典范。”吳中交警大隊大隊長張迎慶說。
在全區,由許允若手繪的新家橋交通流量圖譜,成為了每一名交警的培訓“教科書”。“我們對每名交警都要進行路口全要素觀測、駕駛行為心理分析以及多場景信號燈推演等培訓,并不斷充實新的應用場景,讓‘許允若工作法’成為全區交警共同的精神財富和工作法寶。”張迎慶介紹。
如今,新家橋的崗位由梁天帶隊駐守,他在運用“許允若工作法”的基礎上,結合“動態流量熱力圖”和警用無人機的智能應用,全量匯聚、分析道路交通數據,進一步優化配時方案,讓高峰時段的通行效率再次提升。“許哥的‘老辦法’,加上科技‘新手段’,真的很管用。”梁天將許允若留下的筆記本視若珍寶,不時拿出來翻看,紙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旁,又增添了新的記錄。
隨著“許允若工作法”的深化應用,這個從橋頭誕生的“笨辦法”在接力傳承中不斷演變為區域交通治理的“巧功夫”:清明期間,面對交通大流量,吳中交警大隊建立了囊括氣象變化、流量流向、事故違法等多維角度的交通態勢評估模型,匹配不同情況下的分流線路和應急預案,讓交通通行效率同比提高明顯;在旅游景區,各中隊會同轄區派出所,通過“所隊融合”,在交通疏導、應急處突、便民服務等方面,為市民游客的出行,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在枝葉關情中踐行為民初心
同事們記得,在許允若的警車里,永遠備著現金、聯系卡和急救包,他總是將職責之外的絲絲善意化作安撫人心的人間煙火。
在城區交警中隊轄區所在的長橋街道,“有事就找阿許”早已成為群眾心中的共識。許允若犧牲后,中隊同事自發成立了“阿許服務隊”、設置“允若服務亭”,將許允若的為民情懷轉化為常態化的服務機制。
“預約辦證”微信群是許允若生前組建的,主要是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作息時間不固定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錯峰辦證、上門辦證等服務。馮晨露成為了這個微信群的新群主,群員有問,她必有答,無論清晨,還是深夜;一直跟許允若搭班的輔警張永華學著阿許的樣子,隨身帶著現金和聯系卡,連續救助3名走失老人,并將他們送回家;中隊還創新設立“違法教育暖心崗”,通過“學法教育”“送教上門”,讓70多名交通違法者,主動變身成為安全宣傳員。
今年3月初,許允若曾駐守過的蘇南運河長橋被拆除重建,這是一條跨越京杭大運河的重要通道,承擔運河兩岸居民的日常出行。由于備用橋面較為狹窄,交通保暢壓力極大,城區交警中隊成立“護橋保暢通服務隊”,“熒光綠”“紅馬甲”“紅袖章”攜手同行,風雨無阻地為市民平安出行保駕護航;在許允若曾經掛鉤服務的蘇苑新村東區,因小區及周邊道路狹窄、私家車增多,亂停車現象嚴重,中隊主動作為,聯合街道、城管、物業等部門,推出車位增設、錯時勤務、聯合整治等五項措施,受到了轄區群眾好評。“今年以來,我們在13個執勤中隊全部成立了‘黨員先鋒服務隊’, 在車管窗口打造車駕管業務‘貼心服務暖人心’工作崗”,以許允若為榜樣,全力打造‘百姓有憂、交警快辦’的服務品牌。”吳中交警大隊教導員朱喆說。
從“引路標”到“指明燈”
在勇于擔當中守護平安歸途
在吳中交警大隊的榮譽室里,一條磨得發亮的警用腰帶擺放在最中間位置——那是許允若為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劇痛,用粗麻線在腰帶中間縫制了5厘米寬的支撐凸起的“特制腰帶”,陪他站了不知多少個早晚高峰,無論酷暑嚴寒、風吹雨打。“我沒見過許哥的樣子,但他的精神卻一直感染著我。”今年1月,剛剛加入交警隊伍的新警柳彥汝說。
“我們一起工作了十年,他總是那么堅強樂觀,他跪在地上用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的身體托舉受傷司機的樣子,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曾經的工作搭檔、現為城南交警中隊民警的王華斌紅著眼眶說。
在今年的春運期間,王華斌帶著年輕隊員24小時輪值,因長久站立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交通執勤,“一個蘿卜一個坑”,王華斌沒有請病假,他像許允若那般,在執勤腰帶上也縫制了一個“凸起”,抵住疼痛的腰身,支撐著他堅守到春運結束才休息。“經常有路過的司機搖下車窗向我們喊‘辛苦了’,那一刻,我仿佛看見阿許在人群中向我點頭。”王華斌說。
推進實施基礎力量建設、重點違法整治、風險隱患治理、路面勤務優化、安全意識提升五大行動,這是吳中交警大隊年初以來便開始工作攻堅;全區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亡人數同比去年下降13.9%、亡人數下降12.79%,這是他們交出的成績單。
又到清明,英魂不滅、允若永在……
00后新警表態:
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交通警察大隊城區中隊“00后”民警梁天說:“許允若是我的師傅,他總說,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一定要干干好!自我加入交警隊伍,他就手把手地教我,比如執行查緝任務時,車怎么放、錐桶怎么擺、自身安全怎么保護,他都反復關照;他走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倒下的地方就是我們拾起接力棒、繼續奮斗的起點。未來的從警路很長,但有許哥這座‘燈塔’在,就會一直鼓舞和激勵我不斷前行,我要像他一樣,‘既然干了交警,就把交警的活兒干干好’,一直記得自己的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而堅持,一句話,一輩子!”
來源:蘇州公安微警務
往期內容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