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4月3日,南陵中學,晨光初綻。
上午8時許,在簡短的遠足啟動儀式后,2025屆高三全體師生滿懷崇敬與豪情,整齊列隊,徒步前往李家發烈士陵園,祭奠英烈。
這是清明節前夕,一個延續了10年的約定。
遠足祭英烈,啟程。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十年前,南陵中學首次組織遠足祭英烈活動,旨在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行走中磨煉意志,在緬懷中銘記歷史,在傳承中汲取力量。自那以后,每年清明時節,南陵中學的師生們都會踏上這條充滿意義的征程。
在南陵中學政教處主任代玉暉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場清明紀念儀式,更是一部生動的思政教材,也是一場傳承紅色基因的行動實踐。
經過約1個半小時的跋涉,同學們安全抵達位于家發鎮的李家發烈士陵園。陵園兩旁,山花爛漫,蒼松翠柏間,一座烈士紀念碑高高聳立,猶如一盞“長明燈”,象征著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李家英分享哥哥李家發的生活點滴。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烈士事跡,活動特別邀請李家發烈士的妹妹李家英作主題宣講。現場,她分享了與哥哥李家發的生活點滴,回憶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她印象中哥哥展現出的非凡勇氣與擔當。
李家英雖滿頭白發,卻精神矍鑠,話語樸實且飽含深情,在場師生聽后無不動容。
誓言滾燙,初心如磐。隨后,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全體團員重溫入團誓詞,全體師生在烈士紀念碑前,用誓言和革命先烈跨越時空“對話”。
敬獻花環。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來到烈士墓碑前,同學們紛紛獻上手中的白菊,深深鞠躬。有的則蹲下身子,輕輕撫摸墓碑上的名字,用手掌拂去積塵,心中默默訴說著對先烈們的思念。
南陵中學校長孫小明說,在時代的浪潮中,總有一盞明燈指引方向;在青春的航程里,總有一份信念激蕩力量。十年,從“走到”到“懂得”,就是最生動的思政課。
指尖拂過墓碑,感受歷史溫度。南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祭奠英雄、追思英烈,喚起師生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遠足,而是一場與歷史的對談——用腳步叩響,用呼吸回應。”作為一名高三學子,程圣圓從中領悟道,“要向先烈學習,遠足不是為了抵達,而是為了確認,確認自己仍在路上,確認信仰仍在風中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