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阿里地區日土縣熱幫鄉龍門卡村人工種草基地鳥瞰圖。通訊員 格桑珠多 攝
2024年,阿里地區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大步邁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加速推進,一系列成績令人矚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達到20256元,增速高達8%;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達8747人,實現勞務增收10456萬元;40個宜居宜業高原和美鄉村拔地而起……這一個個亮眼數據的背后,凝聚著阿里地區“三農”戰線廣大干部與各族群眾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的心血與汗水。
聚力興產業 筑牢農業農村之根
初春的陽光灑落在日土縣熱幫鄉龍門卡村,在1500余畝的人工種草基地內,嫩綠的草芽慢慢探出了腦袋,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2024年,該基地收獲鮮草420噸、干草250噸,持續為當地群眾拓寬增收渠道。除了人工種草基地,龍門卡村的白絨山羊養殖也頗具規模,曾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質獎”等榮譽。
近年來,龍門卡村全力推動高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白絨山羊、班公柳、人工種草、砂石料廠等支柱產業,連續三年村集體收入超3000萬元。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鄉親們在家門口走上了致富路,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往后,我們會持續深耕特色產業,讓大家的日子更上一層樓!”日土縣熱幫鄉龍門卡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落桑嘎旦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
近年來,阿里地區以優勢高原特色農牧產業為統攬,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謀劃重點產業、扶持經營主體、儲備重點項目為抓手,推行專班化運作、清單化管理,產管并舉、產銷聯動,全產業鏈拓展增值增效空間,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成立阿里地區白絨山羊產業園區和野血牦牛產業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依托自治區農科院技術支撐,全面啟動園區建設工作。改則野血牦牛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普蘭西德白青稞、札達底雅蘋果綠色食品認證完成產地環境檢測。截至2024年12月底,阿里地區“綠色食品、名特優”農畜產品認證數量達到132個。借助楊凌農高會平臺,不斷提升阿里地區品牌知名度,累計銷售產品50余種500件,實現銷售額40余萬元;培育西藏新普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推動其與普蘭、札達、噶爾縣簽訂聯農帶農協議,全力打造“神山牧場”特色優勢產業品牌。
同時,調整優化接續措施和扶持政策,增加涉農領域信貸資金投入,落實以“惠農e貸”為主的系列農戶貸款等共5364戶6.06億元。繼續執行1.08%的信貸扶貧優惠利率。截至2024年11月底,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472.8萬元,余額達1.38億元,較年初增加906.74萬元。
制發《阿里地區金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全地區“雙創”貸款余額3.81億元,“九大產業”貸款余額44.92億元。總投資3274萬元的3個農業建設重點項目全部完工。
聚力抓治理 夯實鄉村振興之本
“用積分能兌換各種生活用品。家里的舊電視、舊家具也能換取到積分。”“你不知道嗎?參加社區各種活動都能獲得積分哦,積分排名靠前的家庭有機會獲評優秀呢。”在改則縣魯仁社區的“積分超市”前,居民們熱烈地討論著獲取積分的竅門。
2024年,阿里地區以推進高原和美鄉村建設、推動樹立農牧民新風貌行動為抓手,大力推廣運用“村規民約+積分制”,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推進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的“三治融合”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已在全地區87個村(社區)推廣應用“積分制”,共投入資金402.93萬元建設積分超市,群眾通過積分共兌換了價值30.47萬元生活用品,在農牧區逐步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激發了廣大群眾積極向上、共建共治的內生動力。
不僅如此,阿里地區投資357.8萬元實施的11個美麗宜居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數字鄉村工程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基本完成,這為實現數字鄉村全覆蓋積累了經驗,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信息支持。
聚力抓基礎 塑造農業農村之形
2024年,阿里地區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投資1.95億元建設的10個宜居宜業高原和美鄉村全部開工;累計實施農村供水維修養護等基礎設施鞏固提升項目71個,硬化農村公路162.6公里,新敷設供水管網58.05公里;投資1.57億元實施的19個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全部開工;完成351座戶廁改造,并建立戶廁檔案。
大力實施以“四清兩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組織各縣集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691場次,開展常態化清潔行動2330場次,參與群眾6萬余人次,鄉村人居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阿里地區還堅持把提升農業農村系統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作為切入口和著眼點,2024年以來,舉辦動物防疫、農作物栽培等各類培訓25期,培訓1000余人次,基本實現縣、鄉、村農業農村系統干部、駐村工作隊全覆蓋。
同時,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加強人才隊伍培訓。落實區外培訓資金60萬元,組織30余名鄉村振興扶貧產業經營管理人員赴河北省實地考察學習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扶貧產業經營管理等先進經驗;落實區內培訓資金31.38萬元,組織7縣23名干部赴拉薩、林芝等地學習鄉村治理先進經驗。通過培訓,有效提高了農業農村系統干部的政治站位、思想認識,理論水平、工作能力,使各級農業農村系統干部逐步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里手。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