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紐約時報》日前拋出一爆炸性大新聞,聲稱馬斯克將在五角大樓“聽取美國軍方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隨后,多方緊急辟謠。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回應稱,“美國不想與中國發生任何潛在戰爭”。據報道,在宣布一份美軍新型戰斗機國防合同的記者會上,特朗普回應稱,“美國不想與中國發生任何潛在戰爭”?!都~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爆料稱,美國國防部定于21日向馬斯克作簡報,內容是美國為可能與中國作戰制定的軍事計劃。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避戰”邏輯,表面上看是緩和緊張局勢,但實際上,他是被國內的經濟壓力逼得沒辦法了。自從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以來,美國的通脹率已經飆到5.2%,老百姓怨聲載道,72%的民眾在民調里明確表示反對繼續升級貿易戰。更別提商界對特朗普的不滿了,一大票企業天天在游說國會,要求緩解對華緊張關系,這樣他們的生意才能繼續做下去。當然,還有政治因素。2026年的中期選舉就在眼前,特朗普需要商界的支持,這時候放軟姿態,也是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鋪路。
這次《紐約時報》的“獨家猛料”,大家不能排除,這是美國鷹派勢力借助媒體在炒作“中國威脅論”,為后面的擴軍或制裁做個鋪墊。特朗普的強烈反應,可能正好顯露出共和黨內對中國的看法存在分歧——一部分人想借“打中國牌”來爭取選票,而另一部分人則擔心這種做法會引火燒身。馬斯克之前還對美國國防部“效率低”這事兒發表過批評,這可讓那些老牌軍火商們把他當成了“攪局者”。這次風波,可能正是美國內部權力斗爭的一個縮影。
馬斯克(資料圖)
這場鬧劇背后,是美國對華戰略的撕裂。一方面,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之流不斷渲染 “中國威脅論”,甚至將南海稱為 “全球火藥桶”;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卻在俄烏沖突泥潭未脫之際,反復強調 “避免與中國直接對抗”。軍事專家指出,美國若同時在歐亞兩線作戰,其全球霸權體系恐將崩潰。正如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與中國開戰,將是美國史上最愚蠢的決定。”
《紐約時報》報道后,五角大樓官員和特朗普否認會晤將討論涉及中國的軍事計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否認,美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稱是有關創新、效率和更智能生產的非正式會議,馬斯克也表示要起訴惡意泄露消息給《紐約時報》的人。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當下,美國政要辟謠對華戰爭計劃,菲律賓卻急于拉攏盟友。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稱,為在“印太地區”抗衡中國,菲律賓及其盟友試圖將印度、韓國納入美澳日菲(SQUAD)“小分隊”中。
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對《環球時報》表示,菲律賓的言論反映了其在當前“印太地區”安全局勢下的戰略焦慮,希望尋求更廣泛的外部支持,來制衡中國。《印度時報》稱,在同一場合,印度海軍參謀長迪內什·特里帕蒂上將表示,印度認為,確保印度洋地區和平穩定、貿易暢通無阻是其責任。專家分析說,印度雖與中國在邊境問題上存在沖突,但在外交、經濟等各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因此對公開加入明確針對中國的多邊機制會保持謹慎態度,
美國在菲律賓部署的導彈系統(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的同盟政策與前任政府存在顯著差異。在這種政策轉向背景下,日本、韓國等美國傳統盟友或將更加審慎地權衡對華關系,而非簡單追隨美國。否則,最終有可能被美國犧牲掉,或者是被美國“敲竹杠”。當然,不管美國所謂的“印太戰略”怎么調整,其通過支持菲律賓、日本等方式介入南海問題的戰略本質不會改變。對此,我們還需保持高度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