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中國新聞網發布稿件
《云南將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3年培訓超300萬人次》
報道云南省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促進就業創業
制定系列措施及計劃
報道全文如下
中新網昆明4月3日電 (記者 韓帥南)記者從3日在昆明舉行的云南省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云南作為勞動力資源大省,將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用3年時間培訓30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性培訓150萬人次以上。
3月1日,云南省劍川縣沙溪鎮村民在田間忙碌施肥。中新網記者 劉冉陽 攝
發布會上介紹,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三大經濟”的重要載體、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的重要保障。2024年,云南省112個縣(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3萬億元、同比增長3.3%;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0億元的縣(市)有4個,比“十三五”末增加3個;超過200億元的縣(市)有31個,比“十三五”末增加11個。
近日,云南省印發《關于推動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和《云南省發展縣域經濟促進就業分類分級指導和賦能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旨在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方案》結合縣(市)主體功能區定位、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環境容量、比較優勢等,將112個縣(市)分為了農業縣、工業縣、文旅縣和口岸縣4個類別。在分類基礎上,結合各類縣(市)產業基礎、發展階段等特點,進一步明確有關縣(市)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就業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并從相關政策資金、項目、試點、人才等方面各有側重給予支持。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云南省農村勞動力縣域內就業850.27萬人、同比增長1.41%。針對《意見》提出的“促進就業創業擴容提質”,云南將著力發展縣域經濟促就業,著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
發布會上指出,云南將建好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促進就業供需對接、數字賦能;深入實施“創業云南”建設三年行動,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創業街區、社區、村落,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全面推廣“云嶺創業貸”,加大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力度,企業最高可申請5000萬元的專項貸款,激發全社會創業活力,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完)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云南這樣干
《關于推動新時代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按照因地制宜、產業支撐
城鄉融合、區域協調、強縣富民的思路
以就業為導向、以富民為目的
從5個方面明確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路徑
提出了27條工作措施
主要內容如下
聚焦特色優勢做強產業。區分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文旅名縣和口岸強縣4個類別分別明確各類縣(市)的發展方向、路徑。其中,支持以農業為主攻方向的縣(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共享農業;支持以工業為主攻方向的縣(市)加快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升級,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支持以文旅為主攻方向的縣(市)創新旅游業態、宣傳推廣品牌、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支持以口岸經濟為主攻方向的縣(市)發展落地加工產業、提升通關效能、增強市場活力。
促進就業創業擴容提質。支持經營主體穩崗擴崗,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擴大就業容量;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科專業設置優化調整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就業結構;加大創業政策支持和服務力度,鼓勵和引導重點群體返鄉就業創業,讓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
統籌硬件軟件補齊短板。支持縣(市)園區、物流等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升級和燃氣、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提級升檔;優化縣城醫療、教育、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供給;依托現有自然山水脈絡,塑造縣城特色風貌,提升縣城品質。
推進城鄉融合深入發展。以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輻射帶動鄉村,以縣域為整體一體化構建城鄉空間體系、一體化建設基礎設施、一體化配置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治理水平。
協同改革開放增強動力。持續深化財政、土地、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改革;強化產業、招商引資、人力資源等領域縣域間和對外交流合作。
《云南省發展縣域經濟促進就業
分類分級指導和賦能實施方案》
主要內容如下
《方案》結合縣(市)主體功能區定位、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環境容量、比較優勢等,將112個縣(市)分為了農業縣、工業縣、文旅縣和口岸縣4個類別。其中,賓川、勐海、瀾滄等34個農業生產條件較好、氣候適宜、特色農業優勢突出的縣,以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安寧、楚雄、硯山等38個有資源支撐、工業基礎較好、環境承載力強的縣(市),以工業為主攻方向;大理、景洪、騰沖等28個山水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獨特、文旅資源豐富的縣(市),以文化旅游產業為主攻方向;瑞麗、勐臘、河口等12個區位優勢明顯、布局有口岸或重點通道、具有較好的對外交往基礎,邊境貿易活躍的邊境縣(市),以口岸經濟為主攻方向。
在分類基礎上,結合各類縣(市)產業基礎、發展階段等特點,進一步明確有關縣(市)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就業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并從相關政策資金、項目、試點、人才等方面各有側重給予支持。
來源:中國新聞網、云南發布、云南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