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非師范生考教師資格證、考教師編,師范專業才能生存下去
這個觀點一拋出來,估計很多人是持反對意見的。
因為從當前來看,雖然學生人數越來越少,教師的行業前景并不明朗,但是依然有很多的人考取教師資格證,依然有很多的人不找工作,專心備考教師編。
造成這一局面主要還是因為當前的就業形勢并不好,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進入體制內有一份保障基本生活的收入。
但是當所有人都有資格考取教師資格證,進入教師編序列的時候,我們的師范學院師范專業培養的大批人才,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2023年教師資格證報名人數1265萬,但專任教師的增加只有大概11萬人,錄取率不到1%,遠低于公務員考試。
同時,有63%的非師范專業的考教師資格證的人,從來沒有參與過教學實踐。而他們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之后,三年內考上教師編比例高達82%,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當整個社會上所有人都能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時候,這些非師范專業的學生通過大量的應試技巧獲取了教師資格證之后,就會擠占了師范生應該有的崗位,師范學院師范專業培養的人才被浪費掉,導致師范專業越來越不受歡迎。
因為,師范專業學不學無所謂,都能考教師資格證當老師。
同時這些大量的缺乏教育心理學、教學法等專業訓練的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僅僅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培訓,進入教師編行列從業,可能會引發只會做題不會教授的普遍困境,直接會影響教學質量的全面下降。
教師職業,本應該是和律師、醫生同屬高等專業化的領域,需要通過系統性的教育訓練來保障從業者的素質,因為他們以后所工作的對象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但是當前全民考證熱稀釋了師范教育的專業價值,放任大量的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無序地涌入師范教育的行業,導致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非師范生考取教師資格證設置合理的限制,同時推動師范教育的升級,這樣才能夠一方面能夠保證師范院校師范專業能夠活下來,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提升大量的教學質量。
有句老話,叫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一專業更應該如此。我們更應該提高師范專業的行業壁壘,因為教育專業化這件事是不可逆的。
大多數的師范生在學校里經過4年的專業學習和培養,到了社會上當中卻比不過那些靠應試技巧獲得資格證的非師范生,這是整個教育行業的悲哀。
同時對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來講,倒逼師范教育重生。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教育也在發生變化,而對于師范教育來講更應該緊跟時代形勢,掌握更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更先進的教學技巧,然后著力培養師范生的道德素質,才能夠進一步的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