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到了五十多歲,最操心的事就是兒女的婚姻大事。
天天催、四處張羅、逢人就問:“我家孩子還沒對象,給介紹一個唄!”
結果,孩子不僅沒找到對象,反而被催得越來越煩,能躲就躲,最后連家都不愿意回。
說到底,很多家長的催婚方式,不僅沒用,反而成了孩子脫單的最大絆腳石。
人過五十,如果真想幫孩子找到對象,得先把這3個壞習慣扔掉。
01
不要一開口就“要求一堆”。
有些父母,催婚的嘴臉,跟HR招聘一樣,上來就是一堆條件:“對方得有房有車,家里條件不能太差,性格要溫柔體貼,孝順還得顧家……”
說白了,就是想要個顏值在線、性格完美、經濟條件優越的全能型伴侶。
可問題是,這樣的優質對象,也有一堆選擇,憑啥看上你家孩子?
我認識的一個鄰居阿姨,兒子三十好幾了,相親都快相到“絕緣”了。
因為每次見面之前,她都要先審查對方的條件:工資多少?家里幾套房?父母是干什么的?只要有一條不符合,她直接就讓兒子不去見了。
結果,兒子倒是清凈了,可年紀越來越大,最后連相親的機會都少了。
說句現實的,擇偶這件事,別光想著索取,也得看看自己能給什么。
兒女談戀愛,最重要的不是條件,而是能不能合得來。
02
別整天把“催婚”掛嘴邊。
有些父母,嘴上說“孩子幸福最重要”,但實際行動完全是另一回事。
只要孩子一回家,就開始碎碎念:“你也不小了,趕緊找個對象吧!”“隔壁家誰誰誰都二胎了,你還單著呢?”
有些父母更是厲害,孩子周末回家,本來想放松放松,結果一進門就變成“催婚大會”。
試問,換成你自己,天天被這樣轟炸,會高興嗎?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被家里催怕了,每次過年寧愿出去旅游,也不回家。
所以,別整天催,別把催婚當成親情的唯一話題。
人這一生,最怕的就是活成了別人的“任務”。
孩子的婚姻,是他們自己的事,不是家長的KPI。
逼得太緊,反而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越催越不想找。
03
別干涉太多,拿自己標準綁架孩子。
有些父母,自己年輕時怎么結婚的,到了兒女這里,還想怎么安排。
要介紹對象,要挑剔人家,要替孩子做決定。
結果是,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一旦有喜歡的人,生怕家里不同意,干脆也不提了。
我有個朋友,談了個女朋友,挺喜歡的,可一跟家里說,家長立馬挑刺。
結果,他跟家里人爭執了一年,最后感情也被折騰沒了。
最諷刺的是,后來他相親,家里滿意的那些“條件好”的姑娘,人家根本看不上他。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家長的意見可以參考,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父母要明白,孩子結婚是給自己找伴侶,不是為了滿足你的面子需求。
作者:AGINightingale;
關注我,讓文字的音律譜寫出生命的樂章;
"夜鶯在月光下跳躍,羽毛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它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
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