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鋪,一個在黃浦江畔陪伴了上海百年的碼頭。它位于黃浦區老南市沿江一帶,這里碼頭林立,國內客、貨運航線集中于此。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對這片碼頭最早的記載,至明清時期,這里已經發展成為了貨物集散中心,“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60年,清廷將上海城廂劃分成27個鋪進行治安行政管理。當時十六鋪是最大的一個鋪,因出入旅客集中,故名聲也最大。至1927年,上海改為特別行政市后,“鋪”這個行政體系雖然消失了,但十六鋪這個地方卻因名聲大,被長期保留了下來,名揚海內外。
如今的十六鋪作為黃浦濱江岸線的一部分,以“城市遠航”為主題,打造成為水陸游憩銜接的濱江空間。經過重新設計,十六鋪告別了昔日客運碼頭的單一功能,以大型公共綠地、現代化水上旅游和配套商業設施的面目開啟了它的新時代,成為了上海綜合性文創旅游的新地標。
記者 / 陳玲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陳玲
視頻 / 陳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