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個試圖用微積分謀殺浪漫主義的數學暴徒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顯然沒料到21世紀的杠精會拿著計算器追殺他。
但今天,本杠精就要用科學扒開這碗溫酒的底褲,看看關二爺到底是超人,還是羅貫中在給全人類灌假酒。
首先,咱們把這杯酒關進實驗室。假設參數如下:
初始酒溫:
(燙嘴但喝不死人)
室外溫度:
(董卓在洛陽開趴,不是馬爾代夫度假)
酒杯:青銅爵(漢代頂流酒具),容積:
表面積:
導熱系數:
根據牛頓冷卻定律(牛頓:這事兒我真管過!):
解方程得溫度衰減公式:
代入數據,算出酒從65℃降到50℃需要:
但關羽砍人總耗時僅105秒(1分45秒)!
這意味著:酒還沒開始涼,關羽已經回來交作業了!
(牛頓:羅貫中,你過來我保證不砸蘋果!)
更離譜的是,若按現代保溫杯304不銹鋼計算:
酒溫甚至能撐到關羽砍完華雄再斬顏良文丑,酒還是燙的!
(曹操:早知有保溫杯,我能統一歐亞大陸。)
為了圓謊,本杠精被迫啟動民科腦補模式:
假設1:酒杯是曹操從拼多多買的超導杯
若導熱系數
結論:曹操穿越偷了NASA材料,實錘!
假設2:華雄是群演(片酬5盒盒飯)
結論:華雄用生命演繹了什么叫“社畜の猝死”。
假設3:關羽騎的是噴氣式赤兔
總時間:3秒沖鋒 + 0.5秒砍人 + 3秒返程 = 6.5秒
酒溫變化
翻譯:酒幾乎沒降溫,關羽白忙活。
(關羽:早知騎馬不如送閃送。)
(導演羅貫中:卡!華雄你死得太慢了!)
按正常物理規律,關羽的操作如下:
沖鋒時間:
(馬:我不是赤兔,我是驢!)
砍人時間:
(華雄:導演,能給我加句臺詞嗎?)
返程時間:
(關羽:我贏了為什么不能飆車?)
總耗時:
物理VS文學結果:
翻譯:羅貫中讓時間加速了5倍,建議改行拍《速度與激情10》。
(觀眾:我們要看關羽vs范·迪塞爾!)
被忽略的真相是:華雄才是全劇最慘打工人。
- 簡歷造假:正史中他早被孫堅砍了,羅貫中強行讓他復活再死一次。
- 績效壓榨:白天砍完俞涉潘鳳,晚上加班被關羽秒殺,007都沒這么卷。
- 死法羞辱:羅貫中為省特效經費,連個慢鏡頭都不給,直接黑屏字幕:“華雄卒”。
(華雄:我申請勞動仲裁!)
更諷刺的是,華雄的死亡時間決定了整場戲的科學性——若他多撐5分鐘,就能完美匹配酒杯冷卻時間。但羅貫中偏不!他就要讓華雄死得快、準、慘,以此襯托關羽的“非人”屬性。
(羅貫中:工具人不配擁有時間。)
盡管公式證明羅貫中在詐騙,但本杠精突然悟了:
文學的本質是“選擇性遵守物理定律”——
- 需要耍帥時:時間膨脹,酒溫凍結!
- 需要悲壯時:一支箭飛三天,等主角說完遺言!
這就好比你在《西游記》里質問:“金箍棒質量:
塞進耳朵不壓碎顱骨
孫悟空只會冷笑:“俺的耳朵是異次元口袋,你管得著嗎?”
(物理學家:所以愛會消失對嗎?)
同理,“溫酒斬華雄”根本不是歷史,而是一場集體幻覺——當所有讀者默認“酒溫≈神速”時,羅貫中就贏了。
他用一杯酒綁架了你的常識,讓你忘記追問:“這酒是不是摻了甲醇,喝了上頭?”
(曹操:我特么只是溫酒,沒讓你造神!)
最后,讓我們用關羽的恥辱來贊美現代科技:
餓了么騎士:
酒溫變化:用保溫箱+錫紙包裹,酒溫僅降2℃。
關羽:
結論:外賣小哥用保溫技術碾壓關羽,建議羅貫中改寫《三國餓了么》。
(外賣小哥:您的外賣已放門口,酒溫65℃,青銅杯散熱方程已貼在外包裝上。)
所以別再糾結公式了,記住:
當英雄開始裝b,科學就得裝死。
畢竟沒有羅貫中的“溫酒玄學”,你今晚喝酒吹牛逼時,哪來的金句:“我外賣到得比關羽砍人還快!”
但如果你非要較真——
那么下次溫酒時,請對酒杯說:“你若涼得比關羽慢,我就舉報羅貫中學術造假。”
(酒杯:我只是個杯子,為什么要承受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