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德國正式計劃在立陶宛部署5000人裝甲旅,打破二戰后不在海外駐軍的限制。這是北約加強歐洲東翼防御的一步棋,也是德國對抗俄羅斯的強硬姿態。
而德軍駐軍的地點也非常有戰略意義:靠近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和白俄羅斯之間,正好卡在俄羅斯最敏感的戰略咽喉:蘇瓦烏基走廊。
大多數人聽說過俄羅斯和北約的對抗,但未必知道“蘇瓦烏基走廊”這塊雞肋般的存在。
它是一條狹長地帶,僅65公里寬,連接波蘭和立陶宛,是北約通往波羅的海三國的唯一陸路通道。
然而,這里也是俄羅斯最容易切斷北約聯系的地方。西北靠著加里寧格勒的俄軍,東南挨著白俄羅斯的俄盟軍,隨時可能形成鉗形包圍。
如果哪天俄羅斯或白俄羅斯要行動,這條走廊在幾小時內就能被被封鎖,直接讓波羅的海三國陷入孤島。北約軍隊如果不能迅速出兵,這三國絕對比烏克蘭還慘。
換句話說,蘇瓦烏基走廊是歐洲安全的最大弱點。而德國這次駐軍,顯然是要堵住這個漏洞。
立陶宛國防部長多維萊·沙卡利耶內已經放話:“不要幻想俄羅斯會在烏克蘭停戰后消停,他們會利用這段時間加快軍事擴張。”
這話不是危言聳聽,俄羅斯已經在動員征兵,雖然嘴上說的是不會把征兵派出國,但真的要動手,還不是只一句話的事。
而波羅的海國家,無疑是下一個最有可能的目標。德國的駐軍正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一旦北約在這里缺位,俄軍就有可能趁虛突襲維爾紐斯。只要20分鐘的車程,俄軍就能抵達立陶宛首都,而北約恐怕連反應時間都沒有。到時候,波羅的海三國將直接被俄羅斯綁架,北約就尷尬了。
所以,德國的5000人裝甲旅,就是要在這里擺明態度,你敢動手,我們就在門口等著!
而一旦俄羅斯想要切斷蘇瓦烏基走廊,德軍也將成為北約第一道防線。
雖然德國駐軍是個好計劃,但最大的問題在于推進速度太慢了,要到2027年才全面投入使用。畢竟,戰爭不會等人,俄羅斯若是真的要動手,也不會給北約留四年時間慢慢建設基地。
如果北約真想讓這步棋發揮作用,就必須盡快增兵。把5000人的兵力提前到位,甚至擴大駐軍規模。同時,還要加強波蘭與立陶宛的軍事合作,保證蘇瓦烏基走廊不被輕易切斷。
北約的真正目的,不是如何打贏戰爭,而是如何讓戰爭根本打不起來。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得讓俄羅斯明白,任何軍事入侵的代價,都會大到他們承受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