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大刀看似砍向中國,實則劈中了美國后院的“自家兄弟”。墨西哥作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80%的工廠專為美國訂單運轉。特斯拉剛在蒙特雷投產的超級工廠、英特爾投資150億美元的芯片廠,一夜之間成了燙手山芋。
2024年4月3日,特朗普政府一紙政令震動全球:對中國商品加征54%關稅創下歷史新高。但詭異的是,首批倒下的竟不是中國企業——墨西哥城街頭抗議人群與胡志明市關停的電子廠,揭開了這場貿易戰的真實傷疤。
25%的關稅看似低于中國,卻直接掐斷墨西哥經濟命脈。當地工人舉著“我們要吃飯”的標語沖擊議會,外資企業連夜開會討論遷廠回美。這個被拜登寄予厚望的“近岸制造”橋頭堡,還沒等到中國出手,就被自家老大哥的關稅鐵拳砸得粉碎。
往北3000公里,加拿大人正看著油價暴跌捶胸頓足。阿爾伯塔省的油砂田每天向美國輸送350萬桶原油,占加拿大能源出口的90%。但當特朗普祭出能源關稅,得克薩斯州的頁巖油商笑著接管了市場。加拿大石油工會主席在電視上怒吼:“這不是貿易戰,這是經濟謀殺!”可北美大陸的地理囚籠早已注定——輸油管道的閥門永遠握在華盛頓手里。
東南亞的悶熱午后,越南河內的官員們盯著46%的關稅文件直冒冷汗。耐克代工廠的越南女工們不知道,她們縫制的每雙球鞋都要多交近半關稅。三星電子更連夜把剛下線的Galaxy S25手機拆箱返工——必須去掉30%的中國零部件才能避稅。這個靠“中國配件+越南組裝”模式狂攬千億美元順差的國家,突然發現自己不過是夾在中美之間的三明治餡料。
反觀中國,深圳鹽田港的集裝箱依舊堆到六層樓高。比亞迪的滾裝船載著3000輛新能源汽車駛向巴西,大疆的無人機在莫斯科紅場航拍閱兵式,山東的輪胎廠忙著給俄羅斯卡拉斯拉沃爾卡車廠供貨。被美國加稅10年的光伏產業,如今掌控全球80%的硅片產能。更魔幻的是,中國對美貿易占GDP比重已從2006年的9%降至3%,而墨西哥、越南的該數據分別高達35%和28%。
當特朗普在海湖莊園揮舞關稅大棒時,他或許沒算清一筆賬:墨西哥每損失1美元對美出口,沃爾瑪的貨架就空出一塊;越南少組裝一部iPhone,蘋果的財報就得調低預期;加拿大油砂田停產一天,芝加哥加油站的油價立漲20美分。這場“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混戰中,真正流血的是那些把雞蛋全放在美國籃子里的國家。
關稅戰的硝煙里藏著個黑色幽默:喊著“讓美國再偉大”的特朗普,親手拆掉了支撐美國繁榮的三大支柱。當墨西哥工廠關閉、加拿大油井封存、越南生產線停擺,您覺得這些國家會轉向何方尋找新出路?而中國制造的韌性,又給全球化上了怎樣一課?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