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煙火氣遇上新潮設計,歷史記憶碰撞市井生活……被列入今年南京城市更新項目實施計劃的南湖記憶三期已基本完工,即將煥新登場。
南湖記憶三期在一期二期基礎上向東延伸,圍繞南湖東路、文體路交接處展開。以原南湖一中為核心,向東延伸至云河北路,覆蓋原南湖一中、熙樂匯廣場、南湖體育場東南角休閑廣場、南湖東路26號及27號等區域。項目將延續復古美學,融入創新業態,打造集文化、藝術、生活于一體的沉浸式街區。
沿著南湖東路一路往東走,“南南”“湖湖”兩個卡通象躍入眼簾。他們身穿20世紀80年代小學生的經典校服,系著鮮艷的紅領巾,一下就喚起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這棟建筑外立面整體呈墨綠色,搭配奶白色“南湖記憶”四個字,顯得清新可愛。
更新前
更新后 三期延續了一期、二期的懷舊風格,以紅磚、水泥、“南湖綠”等視覺元素,重塑街巷界面,強化南湖記憶主題。“此次更新共涉及20多家商業及店鋪的門頭改造,依舊延續了80年代摩登懷舊風潮,還融入了更多新元素、新體驗。”建鄴城建集團負責人介紹。
老校舍變身“光陰里”,探尋時代記憶。南湖記憶三期側重于風貌提升與片區生活方式融合,基于原南湖一中校區逐步釋放,整合周邊主要節點,打造文旅+非遺體驗+生活服務的老城生活中心。
在南湖東路與文體路的交叉口,能看見原南湖一中已“改頭換面”,紅磚+復古綠外墻搭配花格窗顯得美觀質樸,散發著濃濃的復古風情。經歷更新后,這里已更名為“光陰里”,原先街邊的小賣部、客廳、理發店都將搬入內部的南湖記憶生活博物館。
更新前
更新后 “以前市民只能隔著玻璃看那些老物件,等這里開放了,大家都可以進來拍照打卡,沉浸式感受80年代的生活,”項目設計師說,“為了更好地延續‘南湖記憶’主題,光陰里在建筑立面風格上選擇了仿紅磚、水洗石,去復刻、再現20世紀80年代的特色風貌。”
“我們將原南湖一中的部分沿街空間建設成文化主題的商業街區和產學研融合的創新創業空間。以原科技樓1—2層為空間載體,打造集餐飲、零售、文化體驗、教育培訓、生活服務、藝術展演于一體的新型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為老城區注入新消費場景和體驗,向老居民提供更多新社區服務內容。”運營負責人介紹。
在南湖體育場東南方向,三期北側入口的平臺改造也進入收尾階段,建成后將規劃為市民休閑廣場。平臺通過更新休憩設施、圍欄主題化設計等提升改造,滿足居民休閑、社交等生活需求。
三期將圍繞南湖記憶、非遺和生活服務等,通過校企合作、文化和非遺傳承導入,打造南湖記憶的沉浸體驗場景、非遺的活化傳承體驗和復古新潮的文化生活場景,滿足不同年齡段市民的休閑生活體驗。
從1997年南湖東路建成,到2021年一期開街喚醒集體記憶、2023年二期火熱“出圈”,再到今年三期即將全面開放,“南湖記憶”業已讓居住區蛻變成城市新地標,將南湖片區升級為產業、商業、生活相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的綜合片區。
20世紀80年代的“回憶殺”、市井長巷里的“煙火氣”、霓虹燈下的“夜生活”、街角轉向處的“小確幸”……如今的南湖東路已經變身為復古又潮流的特色街巷,充滿了80、90年代文化氛圍和南京城市記憶,大量市民來到這里打卡、拍照,拓展出更有品質、更具魅力、更加溫暖的生活街區。
通訊員有 寧建軒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劉霞
圖片來自南京市建委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