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當全球需求警報拉響之際,OPEC+聯盟卻突然祭出增產"組合拳",在國際油市掀起驚濤駭浪。截至周四收盤,國際油價遭遇2022年以來最慘烈暴跌,單日跌幅超過6%,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破70美元大關。這背后,既有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恐慌,更有沙特等產油國出人意料的增產決策。
其中,市場最敏感的"時間價差"指標率先示警:布倫特原油1-4月價差從2.16美元驟降至1.84美元,6個月價差更是從3.53美元跳水至2.80美元。這種近期合約價格顯著高于遠期合約的"反向結構",預示著未來供應過剩風險正在急劇攀升。
對此,高盛分析師緊急下調今年油價預測,將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從73美元/桶砍至69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從69美元/桶降至66美元/桶。同時,這家華爾街經紀公司還已將2026年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9%,至每桶62美元,并將WTI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6.3%,至每桶59美元。該行警告稱,新的預測可能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據了解,這場油價雪崩的導火索,是八個OPEC+成員國突然宣布加速增產。原定于年底才完成的減產退出計劃,被提前到5月執行,日增供應量相當于全球需求的0.5%。
更令市場膽寒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意外成為油價暴跌的"神助攻"。這位總統對全球貿易伙伴揮動關稅大棒,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當關稅沖擊波與OPEC增產形成共振,油價如同被抽掉底板的木桶,直線墜落。
在這場供應與需求的博弈中,數字透露出殘酷真相。高盛將今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從90萬桶/日砍至60萬桶/日,2026年僅微增70萬桶/日。當全球經濟衰退概率被摩根大通上調至60%時,原油市場正面臨"需求坍塌"與"供應洪水"的雙重夾擊。
在這場完美風暴中,華爾街交易員們緊張盯盤,發現連最遠期的12月跨年價差都在收窄,這意味著市場不再相信"未來供需會自我修復"的童話。
高盛報告中的一句警告,道出所有投資者的心聲:"下行風險占據絕對主導,尤其是當OPEC+增產能力被證明比預期更強時。"
截至發稿,布倫特原油在69.48美元/桶掙扎,WTI原油跌破66美元大關。當產油國的增產洪流遭遇特朗普的關稅颶風,國際油市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對于剛剛從疫情中復蘇的全球能源體系來說,這場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