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川普的全球關稅戰,德國看守政府總理奧拉夫·朔爾茨4月3日通過《衛報》發表強硬聲明,嚴厲譴責川普政府對進口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的決定,朔爾茨稱這一舉措“根本性錯誤”,是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直接威脅。
“所有國家都將因這些不計后果的決定遭受損失,”這是“對構建全球繁榮的貿易體系的攻擊——而這一體系恰恰是美國自己參與創建的成就。”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稱美國新關稅稱為“90年來最具破壞性的關稅增長”。他警告稱,此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出現“戲劇性”后果,并敦促華盛頓停止宣稱現有貿易協定損害美國利益。
更有意思,德國汽車經濟專家費迪南德·杜登霍夫表示,如果川普的關稅長期征收,將導致汽車生產繼續向美國轉移,以及德國的就業崗位流失。
他認為,關稅會對德國汽車生產商和配件供應商造成“極大的損害和懲罰”,川普“將把德國車企推向虧損,吸走工作崗位”。
因此,對于德國經濟來說,“川普是比普京更危險的敵人”。而德國對美貿易中,汽車是最賺錢的,德國2023年向美國出口乘用車48.7萬輛,占歐盟對美汽車出口總量的37%,金額高達200億美元。
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汽車出口美國對德國經濟的穩定具有壓倉石作用,川普此舉的當然會讓這些德國汽車廠商到美國去生產,而這恰恰就是川普的目的,吸引制造業回流。
當然,德國人終于也說了實話,即川普的關稅比普京的戰爭威脅要大,聽起來非常荒謬,川普頂多是關稅戰,大家都別互相占便宜了,你多少我多少,這就摧毀德國經濟產業了。當然,川普對德國汽車產業的打擊,確實比俄羅斯大得多。
馬克龍在當天會見法國商業代表時敦促:“在美國關稅政策更加明朗之前,一些原本計劃在美國投資的企業應該暫停項目。”
馬克龍認為,美國在對歐洲加征關稅的同時,歐洲企業還在繼續向美國投資,這種行為傳遞出一種“矛盾的信號”。馬克龍呼吁歐洲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而不是各自為政。
不得不說,川普上任后,馬克龍一直在過歐洲領袖的癮,從此前的援烏自愿聯盟,到現在的呼吁共同應對美國關稅,當然,川普此舉,也確實給法國制造了這樣的機會。但效果很明顯,自愿聯盟搞到英法都不愿意出兵,只愿意喊口號;至于共同應對,也可能沒人理會法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3日發表聲明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并引發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歐盟將采取反制措施。
馮德萊恩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與美方想要達成的目標背道而馳,將加劇通貨膨脹,損害全球消費者利益。馮德萊恩認為,從不確定性增加到供應鏈中斷,再到與美國展開商業往來的成本大幅提高,無數企業將從“對等關稅”實施的第一天起感受到沖擊。
目前歐盟的尷尬在于,作為僅次于美國經濟體量的經濟政治聯盟,又是左派全球主義者的推崇者,不可能對川普看起來確實欺人太甚的做法無動于衷,但如果反制,會遭到川普將目前對歐盟的20%高關稅提升到認定的39%乃至更高(目前還不是對等關稅,而是半關稅,即川普認定的對方對美國征收關稅的一半),而且可能導致歐盟部分國家直接和美國談關稅,歐盟的影響力就會降低,而且,歐盟內部也不是大家都一條心,諸如匈牙利意大利希臘這些國家,都可能和美國直接談。
而如果最終和川普談判共同降低關稅,乃至0關稅,以歐洲人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勢必導致全球產品沖擊歐洲市場,直到摧毀歐洲的經濟,從而摧毀歐盟的高福利體系和長期左派獨大的政治格局,也讓歐洲的移民政策無以為繼,間接會催生歐洲右翼的壯大,而這些對目前的歐盟都是納粹極右翼親俄勢力,當然,他們給的帽子已經夠多了。
當然,為了維持高福利,養移民替代援助基督教群體,極端環保等政策,歐盟還必須維持內部的高稅收,從而抑制企業的生產積極性,而如果受到川普的影響降低稅收,那么歐盟以及德國法國目前的經濟政治模式都無法繼續,因為企業生產積極性的提高,也會沖擊目前的高稅收高福利體系,這種影響,是互相發揮作用的。
也就是說,川普這種玩法,會要歐盟的命,或者直接削減歐盟對歐洲國家的影響力,最終使其回到一個普通的經濟聯盟。當然,如果歐盟結束了,馬斯克萬斯認為的要拯救歐洲,可能也就成功了,而馮德萊恩馬克龍這些左派政客,都要出局了。而歐盟雖然不是川普的價值觀盟友,但歐洲畢竟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川普萬斯馬斯克,對歐洲的親近,并不是因為歐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