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長寧區多所學校通過課程融合、實地祭掃、儀式教育等形式,將“大思政”育人與清明祭英烈活動結合,并融入學習生活、實踐活動全過程,引導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汲取奮進力量。
在新世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通過一堂融合課開啟了“認識革命先輩”的學習之旅。課堂上,孩子們觀看革命先輩的視頻,聆聽老師講述英雄故事。課后,孩子們親手折疊紙花,并小組討論制定“烈士陵園掃墓公約”,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烈的敬仰。3月27日,師生們冒雨前往龍華烈士陵園,在紀念館內聆聽“龍華二十四烈士”的故事、觀看3D影片,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堅定。學校還舉行了“紅旗章”爭章儀式,激勵孩子們傳承紅色精神,照亮成長之路。
長寧路小學則將“感恩教育”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組織黨團員教師、關工委老師和少先隊代表參觀三十七民眾夜校舊址紀念館。在新四軍后代陳曉光爺爺的講解下,師生們通過煤油燈、珠算盤等老物件,了解這所由中共上海地下黨創辦的工人夜校在革命年代發揮的重要作用。隨后,師生們來到蘇州河畔陳仲信烈士雕像前,舉行莊重的祭掃儀式。
在復旦中學華山路校區,復旦中學、復旦初中和復旦小學的師生代表以跨學段聯動的形式共同追憶創校先賢馬相伯、邵力子和沈敏之。師生們通過了解三位先賢“教育救國”的感人事跡,深刻感悟他們為復旦和中國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以此次跨學段聯動活動為契機,三校積極推進小初高一體化育人實踐和“大思政”課程建設,激勵著學子傳承“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續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
上海市延安中學則以“大思政”教育理念為引領,通過瞻仰祭掃、參觀學習和主題團課等方式開展“清明祭英烈”系列主題活動,在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中,厚植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學生代表手持鮮花,來到校友陳永平烈士紀念碑前,聆聽他的英勇事跡,并為紀念碑除灰、描金,表達深切追思。高一年級師生前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將親手制作的紙花敬獻于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寄托哀思與崇敬。高二年級團支部則通過云端祭掃、紅色觀影、英烈故事分享會等形式的主題團課,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讓革命精神在青年學子心中生根發芽。
圖片來源于上述各學校
撰稿:何郁檸
編輯:陳 莎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