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
德陽中江,這片孕育了特級英雄黃繼光的紅色熱土,從來不缺英雄的傳奇。
近日,44歲的中江籍外賣員劉應強,用生命譜寫的一曲舍身救人壯歌,再次讓這座英雄故鄉閃耀光芒。
是什么力量,讓這片土地成為英雄的搖籃,讓英雄精神在這里薪火相傳?
清明節中江舉行紀念黃繼光活動
凡人壯舉 點亮英雄故鄉的城市之光
3月27日凌晨4時許,綿陽市游仙區東津橋畔,劉應強如往常一樣,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送餐時,突然發現一名落水者在河中掙扎。劉應強沒有絲毫猶豫下河救人。施救過程中,他緊緊抓住落水者的衣服,一邊奮力將其往岸邊推送,一邊艱難向岸邊游去。
最終,落水者成功獲救,而劉應強卻因體力嚴重透支,溺水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個凌晨。
4月3日,記者走進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劉應強的老家,房屋簡樸,院外油菜花花期將盡,仿佛也在為英雄默哀。
劉應強的父親劉加松紅著眼眶回憶道,“兒子這20年的生活充滿了艱辛,但是他自己卻很樂觀。他在建筑工地做過苦力,當過酒水銷售員,還開過鏟車。為了多掙點錢,他學會了開挖掘機,但這份工作并不穩定。”
劉應強出身平凡,生活的重擔壓在他的肩頭,但他從未抱怨,始終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默默扛起贍養父母、照顧孩子、幫襯殘疾大哥的家庭責任。在生死抉擇的瞬間,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英雄贊歌。
清明節中江舉行紀念黃繼光活動
精神賡續 英雄精神引領時代擔當
德陽中江縣,是全國“雙百人物”、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故鄉。黃繼光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舍生忘死,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的英勇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江兒女。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中江涌現出一大批見義勇為的英雄模范。
2000年施行《四川省保護和獎勵見義勇為條例》后,中江縣共獎勵表彰見義勇為人員43名,其中省級1人,德陽市級11人,中江縣級34人,見義勇為犧牲人員7人,1人被評為烈士……
在這片土地上,無數人前赴后繼,將英烈的精神代代相傳,曾旭廣生前擔任原古店鄉正興村監委會委員和五社社長,為人善良正直,熱心公益,帶領村民在土地流轉和產業調整中取得顯著成果。
2012年5月,為搶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其女曾小芬代表全家將16.5萬元撫恤金全額捐出,成立“旭廣教育基金”、修建“旭廣路”,延續著英雄大愛。
羅中華,當看到兒童在水中掙扎,生命危在旦夕時,他不顧自身安危,迅速跳入水中施救,卻被無情的河水吞噬,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黃繼光的侄兒黃忠凱,在云南撫仙湖休假時,看見兩名兒童和一名婦女相繼落水,他沒有絲毫遲疑,就下水將他們營救,然后匆匆離去,不曾留下姓名,彰顯了英雄血脈的延續。
翻開中江近年來涌現的英雄名錄,被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所觸動,也從他們“不怕困難、敢于勝利”的精神品質中備受鼓舞。
精神豐碑 繼光故里英雄火種永不熄滅
德陽中江,英雄故事廣泛傳唱,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黃繼光紀念館的展柜里,珍藏著黃繼光1952年寫給母親的家書:“男現在為了祖國人民需要站在光榮戰斗最前面,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場。”這封家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江兒女奮勇前行。
清明節中江舉行紀念黃繼光活動
中江縣以教育為切入點,讓英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中江縣黃繼光紅軍小學,以“紅色德育”為特色,深入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系列活動,厚植紅色底蘊,講好紅色故事,成為傳承革命紅色基因的搖籃。作為中江縣少兒戲曲傳承基地的黃繼光紅軍小學,創作少兒版川劇《黃繼光?撲堡》,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生動演繹英雄故事,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中江縣還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目標,引導青少年感悟英雄精神內涵,弘揚“不怕困難、敢于勝利”的精神,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縣師生代表赴黃繼光紀念館以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為契機,重溫入隊誓詞、聆聽英烈故事;組織開展紅歌合唱、故事講述、影像展播、書畫創作等活動,將英雄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增強教育長效性。
中江縣通過創新機制弘揚英雄精神。中江縣522個村(居委會)在村規民約中明確規定對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等行為的道德積分獎勵機制。繼光鎮繼光村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積分管理以來,累計300余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村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交通勸導等村務活動,開展好人好事宣傳,涌現出“四川好人”鄧素春等先進典型。
漫步中江縣城,繼光大道、繼光水庫、繼光橋等以黃繼光名字命名的地標隨處可見,以英雄的名字命名,是人民表達對英雄追思與懷念的深情方式,黃繼光的英雄事跡家喻戶曉,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
清明節,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來到黃繼光紀念館,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在黃繼光英雄塑像前,雪白花瓣寄托著對先烈的無限敬仰。紅色宣講員、武警戰士、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齊聲朗誦,穿越時空與烈士對話,訴說著對英雄的思念與敬仰。
從小學課本里的英雄故事,到田間地頭傳唱的紅色歌謠,從黃繼光紀念館的常青松柏,到街頭巷尾的“繼光志愿服務隊”,從劉應強的凡人壯舉,到無數英雄模范的涌現,英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激勵著人們在正義與善良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英雄的火種將永不熄滅。
英雄從未遠去,他們的精神早已化作城市的呼吸,在每個平凡人的善舉中延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