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是江南清明的舌尖記憶,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不同地區的人們所熟知。艾草染翠的糯米包裹著豆沙、蛋黃、肉松等餡料,植物的清苦與甜糯交融,咬一口便是春天的儀式感。但這份傳統美味背后也暗藏“甜蜜負擔”——糯米中的支鏈淀粉會快速升高血糖,而高糖高油餡料更讓控糖人群望而卻步。
青團里的雙面性:養生VS升糖
艾草除了在飲食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藥用方面都有著重要地位。中醫上有平喘、消火、抗菌、驅寒、除濕、抗過敏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等功效,因此被稱為“醫草”。中醫臨床常用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但是艾草并非人人皆宜,體質陰虛火旺者,過量食用容易上火。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補氣血、止虛汗等功效,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谷物,經常食用可以調理腸胃功能。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淀粉等,為溫補強壯品。但需要注意的就是糯米對血糖有較大影響,糯米中的支鏈淀粉含量較高,而支鏈淀粉能被人體快速消化和吸收,容易導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
?健康提示:青團≠健康零食!1個青團≈200大卡,可謂“升糖刺客”,控糖人群空腹食用易致血糖“過山車”。
青團雖美味且有一定的養生價值,卻也暗藏健康隱患,尤其是對控糖人群,清明時節如何在品嘗青團的美味同時兼顧健康?讓我們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尋找答案。
中醫控糖核心:健脾運化,平衡血糖
青團中的糯米之所以升糖快,在中醫看來不僅是成分問題,更與脾胃運化能力密切相關。糯米黏滯難化,過量食用易阻礙脾胃氣機,就像讓搬運工(脾)突然扛上沉重濕沙袋(黏膩糯米),既拖慢運輸速度也就是糖代謝延遲,又可能灑落一地導致血糖異常升高。
“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其功能失司則水谷精微輸布失常,即便攝入同樣食物,也容易精微不布、膏脂壅滯,致血糖異常。因此,控糖不能只盯著糖分本身,更需強健脾胃,以下3種藥食同源之品,既能中和糯米黏膩,又能助力脾的運化:
絞股藍
中醫功效: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現代研究:絞股藍中含有的絞股藍皂苷,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輔助降低餐后血糖。
推薦吃法:沖泡絞股藍茶,食用青團后飲用,幫助平穩血糖。
山藥
中醫功效:補脾益肺、補腎澀精。
現代研究:富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可包裹糖分,延緩腸道吸收,避免血糖驟升。
推薦吃法:吃青團時搭配山藥泥,或煮山藥小米粥佐餐。
山楂
中醫功效: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化濁降脂。
現代研究:山楂中的黃酮類成分和有機酸,可調節糖脂代謝。
推薦吃法:餐后嚼2-3顆山楂干,或泡山楂陳皮茶,幫助消化糯米黏膩。
不妨在餐桌上放也一瓶津力旺植物飲料,這款飲料是以嶺健康基于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理論,從脾論治,精選絞股藍、山楂、山藥、烏梅、桑椹、桑葉6味藥食同源成分,使得脾運得健、水谷津液的傳輸恢復正常,不添加糖還有助于調節血糖。
青團是清明的味道,也是健康的考題。合理搭配、適量食用,青團雖美味可不要貪嘴哦!讓美味與健康兼得,這才是真正的清明智慧。
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力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咨詢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來源:海報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