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農民畫是井研縣傳統地方文化品牌、四川省對外文化交流名片、全國農民文化藝術“一村一品”優秀項目,其具有構圖飽滿、造型夸張、色彩艷麗、通俗易懂的特點。井研縣充分利用這個獨有的特色,將法治元素與民間文化藝術有機融合,推出“農民畫·畫法治”,以畫敘事、以畫傳情、以畫普法,打造“法治農民畫”普法金品牌。
精準以畫釋法,推進法治農民畫“創作”規范化
一是強化保障。將法治農民畫納入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和“八五”普法規劃,成立井研縣農民畫研究院,為農民畫的展示、培訓、創作、交流提供場地和資金保障。實施法治培訓制度、畫家簽約制度和作品創作獎勵制度。在鎮(街道)建立農民畫創作基地,讓農民畫始終扎根農村。二是壯大隊伍。舉辦農民畫培訓班,編印農民畫培訓教材,吸引繪畫愛好者參加培訓,把農民畫引進課堂,鼓勵中小學生學習農民畫,培育老、中、青、少相結合的人才隊伍。加強校地合作,與高校合作開展“農民畫”畫藝人才能力素質提升項目,同時開展名師名徒、畫苗培育、基地培養等培育項目,挖掘培養法治農民畫創作人才50人。三是精準創作。組織開展“農民畫·畫法治”等主題創作活動,秉承突出鄉土氣息、突出真情流露、突出喜慶吉祥、突出技法創新“四個突出”要求,向全縣各部門、各鎮(街道)、學校、社會等收集創作素材,組織法律工作者、農民畫家等對素材進行研討創作,將晦澀難懂的法言法語轉化一幅幅通俗易通的法治農民畫。目前,已創作憲法、民法典、法律七進等主題法治農民畫155幅。
拓寬宣傳路徑,推進法治農民畫“普及”全覆蓋
一是體驗式宣傳。精心打造“體驗式”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法治農民畫展廳,展示寓意深遠的法治農民畫、創意精致的農民畫產品,展出創意精致的“法律七進”民法典、憲法等主題系列法治農民畫100余幅,讓干部群眾在學習參觀中潛移默化接受法治宣傳教育。二是生活化宣傳。將法治農民畫印制在雨傘、水杯、手扇、袋子、筆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生產生活用品上,把法治農民畫變成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可傳承的文化產品,使法治農民畫宣傳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目前已編印兩版《畫說·法治井研》公益宣傳冊5萬套、制作《畫說·法治井研》口袋書10萬本,有效擴大法治文創產品覆蓋面。三是高密度宣傳。推進“法治農民畫”進機關、村(社區)、校園、企業、廣場活動,在行政機關、商場樓道、公交站臺、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公交、出租車上設立法治農民畫宣傳專欄,高密度、多角度宣傳法律法規。
注重實踐運用,推進法治農民畫“產業”多樣化
一是服務鄉村振興。將法治農民畫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推進法治文化陣地進園區,圍繞百里產業環線和糧油百里走廊建設,打造法治廣場、法治長廊、法治專欄,精心設計法治農民畫、民法典、憲法、鄉村振興等普法板塊,加入貼近民生、深入民心、符合民俗的法治農民畫元素,推動法治護航鄉村振興。二是融入青少年教育。在周坡素質教育基地建立青少年法治農民畫基地,每年組織不同主題的法治農民畫大創作活動,并借助法治井研、微井研、井研教育、法治農民畫展廳等平臺進行展示,通過法治農民畫學習、創作和宣傳,著力培育青少年法治素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三是扮靚美麗鄉村。將法治農民畫與美麗鄉村、文化旅游有機結合,在群眾院壩、屋舍墻面等繪制精美的法治農民畫,建設一批法治文化與美麗鄉村相結合、與各地自然生態相融合的法治農民畫系列景觀。目前,已打造千佛鎮瓦子壩村、王村鎮集體村村、研城街道新興村等鄉村振興重點村打造法治農民畫景觀帶7個。
(井研縣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