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香雪園中千樹梨蕊凝霜賽雪,萬朵白錦浮香氤氳。4月3日上午,夏津縣香雪園景區內人聲鼎沸,一場以“移風易俗進景區,綠色清明護家園”為主題的文明實踐宣傳活動正在如詩如畫的梨云雪海中展開。活動將政策宣講與春日雅集巧妙融合,將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為傳統節日注入時代新內涵。
“以前總覺得燒紙放炮才顯孝順,現在才明白保護綠水青山才是留給子孫最好的禮物。”活動現場,游客張大爺拿著《夏津縣“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文明新風”的倡議書》感慨道。隨著工作人員發放500余份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移風易俗理念如春風化雨浸潤人心。
“這叫‘生命樹洞’,大家把想對先人說的話寫出來,我們幫您掛到古梨樹上。”身穿漢服的文旅志愿者穿梭在花徑間,引導游客參與特色活動。民俗體驗區,非遺傳承人韓霞老師正在現場教學“剪紙寄相思”,孩子們用落花創作“思念貼畫”;政策咨詢臺旁,司法人員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手冊,用“贍養義務”“條款解讀”“厚養薄葬”的真諦,幾位老人邊聽邊點頭:“這法律條文說著跟咱老理兒一個樣!”最具創意的當屬“漆扇傳情”互動,在素面折扇上題寫家訓或用顏料繪制梨花,200余把文明扇被認領,扇骨流蘇與梨枝梨花相映成趣,在如雪梨云間譜寫著“以扇寄情”的文明新篇。這種將傳統祭祀情感與現代環保理念相融合的創新實踐,恰似春風化雨,讓移風易俗的種子在清明時節生根發芽。
潔白的梨花與綠色的文明理念交相輝映,傳統節俗與現代治理有機融合,夏津縣將以本次宣傳活動為契機構筑起“景村共融”的文明新高地,讓清明節真正成為傳承文化、守護家園的“雙色”節日。
“這次活動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這梨花年年開,咱們的文明建設也要常抓常新。夏津縣將構建“花漾文明”長效機制,讓移風易俗融入每個傳統節點,讓文明之花常盛常開。”中共夏津縣委宣傳部四級主任科員賀行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