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鎊兌美元匯率在歐洲交易時段突破1.3109,創下六個月新高,這一表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全球關稅政策直接相關。盡管英國被列入10%基線關稅名單,但英鎊仍實現逆勢上漲,主要源于以下三大因素:
- 美元疲軟支撐英鎊走強
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商品征收10%基線關稅及針對“最惡劣違規者”的額外關稅后,美元指數(DX-Y.NYB)當日暴跌1.4%至102.42。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疊加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美元避險屬性弱化,英鎊作為主要非美貨幣獲得被動升值動力。 - 英國經濟基本面韌性超預期
2024年第四季度英國GDP意外增長0.1%,扭轉此前連續萎縮趨勢。英國央行雖維持通脹目標壓力,但制造業和服務業數據持續向好,特別是汽車出口等關鍵行業展現抗風險能力。工黨政府上臺后,脫歐后遺癥逐漸消化,與歐盟達成多項貿易協議緩解市場擔憂。 - 全球避險資金流向調整
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對通脹失控的恐慌,黃金價格一度飆升至歷史高位,但隨后因美元反彈回落。相比之下,英鎊資產因其較高收益率(英國央行基準利率高于美聯儲)和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成為資金避風港。
英鎊此次上漲與脫歐并非完全無關
脫歐曾是英鎊長期承壓的核心因素,但其影響機制已發生結構性轉變:
- 短期沖擊逐步消退
2016年脫歐公投后,英鎊兌美元匯率從1.50暴跌至1.20以下,但此輪上漲表明市場已充分消化脫歐初期的不確定性。英國與歐盟在金融服務、數據流動等領域達成“脫歐后協議”,減少貿易摩擦對英鎊的直接沖擊。 - 結構性優勢顯現
英國對服務業依賴度高達80%,服務貿易順差彌補了商品貿易逆差。脫歐后,英國得以自主制定數字服務、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監管政策,吸引全球資本流入。2025年工黨政府強調“脫歐紅利釋放”,推動英鎊在特定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 貨幣政策獨立性增強
脫歐賦予英國央行更大的政策自主權,使其能更靈活應對通脹壓力。當前英國通脹率仍高于2%目標,但央行采取漸進加息策略,避免過度緊縮抑制經濟增長。這種政策平衡性增強投資者對英鎊的信心。
三、未來走勢的潛在風險
盡管英鎊短期走強,但仍面臨三大挑戰:
- 貿易保護主義溢出效應
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英國制造業(如汽車業)對歐盟20%關稅的承受能力存疑。若關稅升級導致供應鏈中斷,英鎊可能因出口受阻而承壓。 - 英國經濟結構性矛盾
盡管GDP數據回暖,但勞動力市場疲軟、國際環境不確定性等問題仍未解決。英國董事學會首席經濟學家Anna Leach警告,2025年英國經濟將維持弱復蘇,央行可能被迫轉向寬松貨幣政策,削弱英鎊吸引力。 - 全球避險情緒波動
黃金價格雖從歷史高位回落,但地緣政治風險(如俄烏沖突)仍可能推升避險需求。若市場情緒轉向美元,英鎊可能面臨回調壓力。
四、結論
英鎊此次上漲主要受美元疲軟、英國經濟韌性及脫歐后政策紅利驅動,脫歐的負面影響已從主導因素轉變為結構性變量。盡管短期走勢受關稅政策擾動,但英國在服務業、貨幣政策獨立性等方面的優勢,使其匯率穩定性強于歐元區。長期來看,英鎊能否持續走強,仍取決于英國能否在脫歐后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以及全球貿易環境能否趨于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