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臺州市規劃委員會在年度首次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路橋區飛龍湖科創研發中心項目概念設計方案》,標志著臺州城市建設正式邁向“國際化+本土化”融合發展的新篇章。這一項目不僅是區域產業升級的引擎,更將成為長三角地區極具辨識度的城市地標。
回溯項目歷程,2024年8月,由臺州市路橋區飛龍湖生態區建設發展中心主辦,面向全球啟動設計方案征集。經過多輪專業評審,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憑借對自然、文化與功能性的創新融合脫穎而出,中標方案在技術可行性、成本控制及生態可持續性方面均獲高度認可。
項目位于飛龍湖南岸,雙水路以北,緊鄰城市中軸線,坐擁“兩家”文化休閑區與綜合服務區的雙重輻射。總用地面積約7.57公頃,呈南北長630米、東西寬200米的狹長布局,涵蓋四個地塊,總建筑面積達20.4萬平方米(地上14萬、地下6.4萬)。規劃業態集高端酒店、科創辦公、商業綜合體及文體設施于一體,旨在打造“工作+生活+休閑”的全場景生態圈。
中標方案設計亮點
傳統圖騰與現代美學的碰撞
01、文化圖騰的現代表達:龍騰湖畔,鳳棲如意
扎哈團隊以“龍騰湖畔,鳳棲如意”為核心理念,將飛龍湖的自然疊瀑景觀與中華傳統吉祥符號“如意”深度融合。
主塔樓形似飛瀉的瀑布,裙樓則如鳳凰展翅,兩者通過“如意飛橋”串聯——這一靈感源自如意柄部的空中連廊,既象征引鳳來棲的美好愿景,又成為俯瞰湖景的絕佳觀景臺。遠觀建筑群,建筑如銀河落九天,似鳳羽輕舞于龍潭之上,與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設計理念
02、開放融合的城市架構:綠水青山,相得益彰
設計充分考慮周邊自然環境,打通建筑與城市景觀的界面,通過多層次綠化、透空連廊及濱水步道,增強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
形體生成
商業策略
“如意飛橋”不僅是視覺焦點,更承擔起串聯四大地塊商業空間與公共廣場的功能,形成流動的活力軸線。建筑群形態隨地形舒展,與自然環境形成錯落有致的有機結合。
03、激發城市活力引擎:人文孵化,多元體驗
項目垂直分區清晰:塔樓低區布置商業,中區設置企業辦公,高區配置酒店業態;裙樓則規劃為潮流體驗館、快閃店與科技交互中心。
功能分區
空中花園、屋頂露臺及濱水廣場的穿插設計,為商務社交、市民休閑提供多樣化場景。夜間,多媒體燈光與湖面倒影交織,營造出“日有產業集聚,夜有文化潮玩”的全時段活力圈。
04、城市地標市民新目標:有機生長,和諧共生
城市連接
建筑底層采用局部架空設計,釋放出大量開放廣場與步行通道,連接城市道路兩側不同功能的建設地塊。這一設計顯著提升可達性,更創造出市民集會、藝術展覽等公共活動空間,促使“地標建筑”成為兼具“市民客廳”的場所。
飛龍湖科創研發中心的落地,不僅是臺州城市能級的躍升,更傳遞出“有機生長”的發展理念。項目代表著下一代未來城市的演進和共商,它將改變臺州的現狀,加強地緣認同感,并吸引全球人才與資本,書寫屬于這座濱海之城的新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