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靖斌 廣州報道
近日,泰國國家目標產業競爭力提升委員會宣布,已批準中國電池供應商欣旺達在泰國投資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3億元)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這一投資將進一步強化欣旺達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的布局。
根據計劃,欣旺達將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首座工廠選址春武里府。該基地不僅涵蓋生產制造,還將涉及研究和產品開發等業務,并預計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助力泰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然而,與海外投資的大手筆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欣旺達在國內市場卻出現收縮趨勢。
2024年10月29日,欣旺達發布公告,宣布終止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電子有限公司的兩項國內投資項目。其中,一項為與成都管委會合作建設的智能硬件研發生產基地,另一項為與金灣區政府及金航公司合作的珠海生產基地項目。
欣旺達在公告中解釋,終止投資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變化,導致項目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隨著欣旺達宣布終止這兩個國內重點項目,成都和珠海原本依托該項目構建的產業集聚計劃也面臨擱淺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鋰電產業鏈仍面臨較大壓力。國投期貨研報指出,由于碳酸鋰價格持續低迷,部分成本較高的鋰鹽廠已出現減產跡象,但整體減產幅度有限,國內碳酸鋰產量仍處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增速放緩,行業供需失衡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加速重構的背景下,欣旺達選擇縮減國內投資、加大海外布局,或許是出于市場競爭、政策環境及產業鏈調整等多方面考量。然而,這一戰略調整是否會對其國內市場布局產生影響?面對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競爭加劇,欣旺達如何保持市場競爭力?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已聯系欣旺達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進一步回復。
“加碼”海外
3月13日,泰國國家目標產業競爭力提升委員會宣布,已批準中國電池供應商欣旺達在泰國投資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3億元)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這一決策標志著欣旺達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布局上的進一步擴張。
欣旺達計劃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電池生產基地,其首座工廠選址春武里府。該工廠不僅涵蓋生產制造,還包括研發和產品開發等業務,預計將為泰國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值得注意的是,春武里府及其毗鄰的羅勇府是泰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基地,被譽為“東方的底特律”,匯聚了眾多國際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
欣旺達成立于1997年,總部位于深圳,并于2011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在國內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建立生產基地,同時在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海外市場設有多個生產中心,以加速全球化布局。
根據韓國電池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欣旺達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8.8GWh,同比增長74.1%,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1%,較上年提升0.6個百分點,排名全球第十、中國第六。這一增長凸顯了欣旺達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競爭力。
然而,與其海外市場的大規模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欣旺達在國內市場卻呈現出收縮趨勢。自2024年10月以來,欣旺達陸續終止了兩項國內投資項目。
2024年10月29日晚間,欣旺達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一項關于全資子公司終止對外投資的議案。經過對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詳細評估,公司決定終止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欣智旺電子有限公司在成都和珠海的兩個擬投資事項。
具體而言,早在2021年3月,欣旺達方面曾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欣智旺計劃與成都東部新區管理委員會合作,在成都建設智能硬件研發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50億元,其中第一期投入10億元。然而,截至2024年10月,雙方尚未簽訂正式協議,且該項目未投入資金,最終被叫停。
另一項投資則源于2022年5月,欣旺達公告稱,深圳欣智旺擬與珠海市金灣區人民政府及珠海金航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在金灣區建設生產基地,計劃投資總額約10億元,分兩期實施。然而,截至公告日,深圳欣智旺已與金灣區人民政府及金航公司解除合同,項目也因前期投入較少且后續未有資金跟進而被終止。
對于終止上述國內投資項目的原因,欣旺達方面表示,盡管公司已積極推進相關業務,并與合作方保持溝通,但受市場環境及客戶需求變化影響,這些項目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合理控制投資風險、優化資金配置,確保公司戰略聚焦核心業務,并切實保障公司及投資者利益,公司經過慎重評估后決定終止相關投資。
欣旺達方面進一步強調,這兩個項目尚處于前期籌備階段,未進入正式建設和運營,因此終止投資不會對公司整體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兩重點項目終止
欣旺達在成都和珠海的投資項目曾被寄予厚望,被視為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和制造業集聚的重要引擎。然而,隨著這兩個重點項目的終止,成都和珠海的產業發展將受到一定影響。
在成都,欣旺達的投資不僅僅是一個獨立項目,更被視為構建完整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成都東部新區管理委員會曾公開表示,作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之一,欣旺達在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公司在簡州新城建設的智能硬件研發生產基地,涵蓋TWS(真無線藍牙)耳機、電動助力車、掃地機、智能穿戴等產品。該項目原計劃吸引一批上游企業,包括傳感器、PCB(印制電路板)、金屬件及操作系統供應商進駐成都東部新區,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圈。
與此同時,欣旺達在珠海金灣的投資也被賦予重要意義。該項目不僅是珠海市金灣區“拿地即開工”改革試點的重點項目,還被視為優化當地產業結構、加速制造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金灣區政府曾明確表示,該改革試點旨在加快產業投資項目落地,通過簡化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實施效率。欣旺達電池生產基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成為重點推進項目之一。政府聯合試點,全方位優化審批程序,確保項目盡早動工投產。
據欣智旺電子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一期投產后可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不僅緩解當地就業壓力,也進一步推動金灣區經濟增長。此外,項目還肩負著盤活閑置土地、推進“騰籠換鳥”產業升級的任務。按照協議,金欣智能制造產業園采取“政府推動、國企主導、連片改造”的模式開發,這是珠海市內首次采用這一模式。
在整個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與企業緊密協作。前期,紅旗鎮政府主導政企協商,高效回收閑置土地,增加工業用地儲備。中期,金灣區精準招商,促成欣智旺電子的落地簽約。后期,金航集團作為國資代表,負責競購土地及園區建設,包括一期廠房改造升級和二期新廠房建設,最終將園區交付企業使用。這一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減少了企業前期投入成本,也加快了企業落地進程,推動區域產業集聚效應。
然而,隨著欣旺達宣布終止這兩個國內重點項目,成都和珠海原本依托該項目構建的產業集聚計劃也面臨擱淺風險。
與此同時,鋰電產業鏈的市場環境正在經歷劇烈變化。近期,碳酸鋰市場供過于求,庫存不斷累積,價格持續下行。3月20日,碳酸鋰2505主力合約跌破75000元/噸的關鍵支撐位,收盤下跌2.58%,刷新上市以來新低。3月21日,期貨價格繼續下跌,最低觸及71420元/噸。盡管3月24日市場出現小幅反彈,4月3日午盤收盤價依然維持在73220元/噸的低位震蕩區間。
對于欣旺達調整國內投資的決定,眺遠營銷咨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向記者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國內新能源市場遭遇重大挑戰,而更多是基于市場環境變化和客戶需求的戰略調整。欣旺達終止部分國內項目,主要是由于缺乏實質性進展,而將資源集中到更具潛力的海外市場,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在全球布局與國內市場之間,欣旺達需要靈活調整策略,既要穩固國內市場份額,也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全球化布局分散風險,并借助海外市場的增長潛力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編輯:趙毅 審核: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