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大白
讀完需要
3
分鐘
速讀僅需 1 分鐘
4 月 3 日,賽力斯發布 3 月產銷快報,為一季度的銷售情況落下帷幕。在 2025 年 1-3 月期間,問界 M9 表現格外亮眼,累計銷量達到 23,290 輛,同比增長幅度高達 117.83%。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問界 M9 自身產品力過硬,其憑借豪華的配置、卓越的智能科技以及出色的駕乘體驗,在高端 SUV 市場中脫穎而出,持續吸引消費者關注與購買。
今年一季度,問界系列迎來了密集的迭代升級。問界新 M5 Ultra、問界 M9 2025 款在三月份相繼上市,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家庭智慧旗艦 SUV 問界 M8 也開啟預訂,即將在 4 月正式上市,目前訂單量已突破 9 萬,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預示著問界 M8 有望在上市后為賽力斯貢獻可觀銷量。
此前,賽力斯公布的年報數據同樣令人矚目。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51.76 億元,同比增長 305.04%,創下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 59.46 億元;新能源汽車毛利率提升至 26.21%。這些數據反映出賽力斯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顯著的經營成果,也為其在 2025 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機構研報分析認為,隨著問界新品陸續上市,賽力斯開啟強新車周期,營收端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然而,在整體向好的局勢下,問界部分車型銷量暴跌的現狀也不容忽視。問界 M5、M7 等車型在市場中的表現與問界 M9 形成鮮明反差。問界 M5 最新公布的月銷量已低至不足 2000 輛,與巔峰時期月銷過萬相比,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2025 年 1-2 月,問界 M7 銷量同比降幅超 40%,從 1 月份高峰期接近 30000 輛一路下滑,到最近 1 個月維持在 13417 輛的水平,銷量走勢極不樂觀。
從中汽數研的3月汽車銷量榜單可以看出,排名16的賽力斯汽車環比暴跌35.1%,作為對比,其它新能源車企都在暴漲;
問界 M5、M7 銷量暴跌,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產品自身角度看,問界 M5 自 2022 年上市后僅進行過一次小改款,在競品不斷迭代升級的情況下,技術差距逐漸拉大。其空間、噪音、舒適性和質量穩定性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如 M5 后空間局促,后排獨立空調、膝部氣囊、方向盤電動調節加熱等功能缺失,影響了消費者的駕乘體驗。大白一直詬病的問界M7軸距居然比M5還短,明顯就是借現款車的殼不想重新設計的偷懶思維,到現在都還沒有改款;
市場競爭的加劇更是讓問界 M5、M7 壓力倍增。問界 M5、M7 在面對同價位競品時,優勢不夠突出。
當然也有說法是很多人在持幣觀望,等待M8發布和新款M7,這個只能到下個月再分析~
同時,隨著華為生態資源分流,鴻蒙智行新添智界、享界等品牌,華為門店資源向新品牌傾斜,例如鴻蒙座艙 4.0 首發權給了阿維塔,使得問界系列曝光度大不如前,新客戶獲取難度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問界 M5、M7 的銷量。
面對問界 M5、M7 銷量不佳,而問界 M9、M8 等車型表現良好的復雜局面,網友調侃,華為是價格越高越好賣吧!賽力斯后續可能需要采取針對性策略。一方面,要加快問界 M5、M7 的產品升級換代,解決現存問題,提升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需優化市場推廣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度,重新吸引消費者目光。在新品陸續上市的新車周期里,賽力斯如何平衡各車型發展,實現整體銷量與業績的持續增長,仍有待市場檢驗。
◆ ◆ ◆ ◆ ◆
雷軍談小米汽車智能駕駛:任何一輛小米汽車,現在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動駕駛
“安全是最大的豪華!”余承東至少提及4次!“百公里加速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安全性”
余承東開車不扶方向盤,說自己懶,天天這么開,副駕內心慌得一匹!網友點評:大嘴口無遮攔,難怪網友吐槽
中國工程院院士“逆天”言論!比亞迪插電混合被說成增程式,是隱藏的難以啟齒的“秘密”!網友點評:從孫院士到楊院士,看清了草臺班子
英特爾首位華人CEO陳立武透露,公司內部正在探討剝離部分非核心業務!網友追問:到底哪些是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