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
感受氣息從鼻腔進入
慢慢填滿肺部
再緩緩呼出……”
日前,位于楊浦區控江路上的YOUNG劇場氧吧內,一場“身體地圖”工坊活動正在悄然開展。這是劇場“WAKE!WAKE!喚春醒”開放劇場活動的特色項目之一,多名自發報名的市民參與者在藝術療愈師的引導下,以繪畫為媒介,開啟了一場與自我身體的深度對話。
現場,只見地面上擺了數塊軟墊,市民參與者們或坐或臥,以最自由愜意的方式與這片空間交融。藝術療愈師先是引導大家進行簡單的呼吸訓練,隨后用一張人體情緒地圖,帶著大家揭開身體與情緒的奧秘。
“不同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不同部位,負面情緒的積壓不但會引發心理問題,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在講解之余,藝術療愈師還向大家發問,“對于這張人體情緒地圖,你有什么感受或驚訝之處?”不少市民參與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羞恥這種情緒竟會從頭一直影響到胃”“抑郁會讓我全身‘變藍’”“連蔑視都會讓人產生情緒波動”……
“身體地圖”工坊活動的核心環節,是身體輪廓描畫。市民參與者們分為兩人一組,一人躺在一張等身大的畫紙上,任意擺姿勢,另一人則作為搭檔,用彩筆為其沿著身體邊緣描摹出輪廓。一張“身體地圖”完成后,兩人再調換身份。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卻有著不小的療愈意義。
“躺下的時候,感覺身體也放松了,不再像以前那么緊繃。”24歲的蛙蛙是第一次參加這類藝術療愈課程。躺平在畫紙上,她讓現場結交的“學友”幫忙描出輪廓,四肢隨性擺放,手指還不忘比一個“耶”。蛙蛙告訴記者,她是留學生,就讀于藝術管理專業,目前正放春假。這天,她已經做好了一整天“泡”在YOUNG劇場的打算。
“這里的活動特別多,我中午報了一場,下午報了一場,估計3點多結束之后還要在劇場里轉轉。”蛙蛙告訴記者,“我學的專業和這些活動高度相關,加上本人的興趣愛好方向一致,所以一直很關注國內的藝術療愈相關活動,沒想到YOUNG劇場就有,而且質量很高。體驗下來,有一種回歸自我的感覺。”
完成基礎輪廓后,大家還可以根據各自的情緒,在圖畫的不同位置填上顏色,表達自己身體的感受與記憶。有的作品被涂滿橙、棕、藍,仿佛象征著身體內充斥著滿滿的情緒需要釋放;有的則以生機勃勃的綠色曲線勾勒而成,似乎在高喊“這是我的靈魂之色”。不同的人生歷程與當下體悟,讓所有人呈現出迥異的創作風格,形成有趣的“身體對話”。
在當下,藝術療愈早已不是小眾話題,而是未來趨勢。人的追求并非止步于“不生病即可”,而是奔赴“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健康”。在形式上,藝術療愈可以借助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傳統方式,也可以涵蓋更多元的審美與感官體驗,如芳香療愈、園藝療愈等,讓人“看見”、了解自己的情緒,鼓勵宣泄出各種各樣的不滿、焦慮與壓力。
關注藝術,也是關注自身的一種形式。當前,YOUNG劇場結合“社會大美育”實踐目標,在原有專業藝術教育品牌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推出了“月月有‘公益’、月月有‘大師’、月月有‘開放’”的“美育Pro計劃”,打破劇場邊界,鼓勵更多市民群眾走進劇場,打造更廣泛的美育概念。
未來,YOUNG劇場還將持續以“月月開放”深耕美育,讓藝術如春藤般蔓延至城市的每個角落。
文字 | 湯順佳
圖片 | 湯順佳
編輯|陳露 楊雨辰(實習)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