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于東來在一個會議上,直接打斷永輝高管發言,質問月賺 200 萬為何不漲工資?
這個事兒,捅破了一直以來國內企業的問題:有了利潤為什么不給員工發?
根據我個人多年的觀察結論來說:國內大多數企業的模式,并非是為了長期經營的,而是希望短線套現的。
所有的老板、領導,其實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他們也知道長期發展,給員工發錢是對企業有益處的。
但凡是學過點管理的,都知道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激勵制度。
激勵是為了讓員工提升主觀能動性,發揮更大的積極性。
而國內大多數企業,用的管理手段,不叫激勵,應該叫:懲罰刺激制度。
什么意思呢?
你給別人錢,讓別人給你干活,給的越多干的越好。
很多老板發現:人這么多,不用給錢,讓他們自己卷起來,大家都恐懼失業、恐懼離開公司,不就省錢了嗎?
這方面最經典的一句話:你不干有的是人來干。
這句話,就給了這種“懲罰刺激制度”的空間。
另一個空間,就是社會對員工的保護措施幾近于無。
這就是于東來,和其他企業家最大的不同。
他們在執行管理制度的底層認知,是不同的。
于東來的是真正的現代管理學,用的是真正的激勵手段,經營思維也是長線模式。
而很多其他企業,思路不是做長線,而是做渠道、做關系。
管理上,也更接近于古代的“農奴式管理”的思路。
關系到位了、渠道打通了,靠這個來賺錢……
錢賺夠了就……
總之上市套現才是目標,而非做企業。
這方面,號稱要做百年老店的老馬,等大廠,是具備這個思路的,起碼人錢給到位了。
至于其他中小企業,大多數都學不了這個。
賺錢的模式不同:靠關系和靠品質賺錢,這就不是一個世紀的思路。
于東來這是現代社會的思路,而很多老板們,是地主老財思路。
歸根結底,還是人太多了,沒人把人當人。
這種真正的“現代管理學”,只有在未來人少了,人值錢了,才能真正的全面的落地。
這也是為什么國內很多企業,和外企在管理上的區別這么大。
根本就不是活在一個世紀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