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祭祀活動頻繁
此類火情多發
其中的消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用一組實驗模擬祭祀用火場景
為大家揭秘可能發生的火災隱患
以此提醒廣大市民
注意清明祭掃的用火安全
只有一點點火星
風一吹5秒內火速迅速蔓延
實驗開始,在一片戶外開闊區域,消防員用枯枝、干草和松針等山林間常見的易燃物鋪設出一片區域,還原森林地表的環境,面積約2平方米。消防員首先點燃香燭,模擬有風狀態下香燭傾倒在周邊枯葉雜草上。可以看到香燭迅速將周圍枯葉雜草點燃,此時火焰溫度已達578.8℃。
接下來,再用紙錢進行模擬實驗,隨著灰燼被吹到周邊雜草堆,5秒內火焰已將起雜草等可燃物點燃,并有蔓延趨勢。使用紅外熱成像儀測試溫度,草堆的溫度已達到了508.5℃。
干草的燃點只有150℃至200℃,木材燃點是250℃至300℃。燒紙時的溫度遠高于草木植被的燃點,因此,若在林地、草坪等地祭掃,一旦操作不慎,燒紙隨風飄散,極易引發火情。
家中祭祀
翻倒的蠟燭就是“罪魁禍首”
在家燃燒香燭、線香產生的灰燼看似沒有明火,有人就會直接倒進垃圾桶中,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也可能引發一場火災。實驗中,消防員用點燃的蠟燭模擬不慎翻倒在窗簾上的情形,窗簾很快就被燒穿,火更是向周邊蔓延。
消防員還模擬在家中祭祀時,香不小心掉落到床單等可燃物上的情況。隨著香的掉落,很快就可以看到床單上已有明顯的灼燒痕跡,床單開始陰燃。
一堆灰燼倒進垃圾桶
不到10秒就冒煙起火......
在家燃燒香燭、線香產生的灰燼看似沒有明火,有人就會直接倒進垃圾桶中,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也可能引發一場火災。
現場實驗中,消防員準備了一個鐵桶,里面堆滿枯葉、碎紙等易燃物,然后將數沓黃紙燃燒后產生的灰燼倒入其中。不到10秒,桶中冒出濃煙,易燃物產生的火焰躥出桶外。
在祭祀過程中,看似熄滅的灰燼其實還存在一定潛在風險,在遇到可燃物時仍會復燃。因此,在處理此類灰燼時,應確保其燃燒殆盡,用沖水或者掩埋的方式冷卻后處理。
野外祭掃起火,抓一把泥或許就能滅火
在野外祭掃過程中,若因焚燒紙錢、香燭等引發小火,可以用隨身攜帶的水進行處置,若水用完了,可以就地用山林中的泥、沙等覆蓋起火的位置,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
溫馨提醒
在家祭祀燒香燃燭等要遠離可燃物
出門祭掃
一定要遵守公墓和山林的防火規定
嚴禁在野外隨意點火祭祀
請廣大市民朋友采用文明祭掃的方式
選擇鮮花祭掃、植樹追思、網上祭祀等
安全環保方式寄托哀思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