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的4位進步派法官和4位保守派法官,以完全一致的表決,通過了韓國國會對尹錫悅的彈劾案。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立刻表態支持判決結果。尹錫悅所屬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臨時黨首權寧世亦第一時間表示:該黨接受法院判決,并“對公眾誠摯道歉”。權寧世并呼吁韓國社會克服分裂。
當下,此前因彈劾案被憲法法院駁回而回任總理、代理總統職務的韓德洙,將繼續主持國政,同時韓國政壇立刻進入“選舉時間”,總統選舉最晚將于6月3日舉行。目前,民眾支持率最高的候選人是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
當地時間2024年6月6日,韓國首爾,尹錫悅總統(左)與李在明出席一場活動。圖/視覺中國
8∶0的彈劾結果與即將進行的總統選舉,是否將成為韓國政治回歸和解、穩定的開端?韓國共同民主黨東北亞合作委員會副委員長、首爾傳媒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權起植的看法并不樂觀。
權起植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和2016年到2017年的樸槿惠執政危機不同,尹錫悅戒嚴、彈劾事件反映出韓國當前意識形態對立,朝野沖突劇烈,且目前尹錫悅仍擁有約10%的“鐵桿支持者”,這意味著在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尹派”仍能干預保守陣營的候選人角逐。“可以說,這次選舉還是一次李在明和尹錫悅的對決。”目前,保守陣營方面呼聲最高的候選人是資深政客、現任雇傭勞動部長金文洙,他堅決反對彈劾尹錫悅,并宣稱戒嚴是尹錫悅無奈的選擇。
權起植曾任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的秘書和青瓦臺前國政運營室長,如今也為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提供政策建議。2024年12月3日尹錫悅宣布戒嚴當晚,在國會大樓附近辦公的權起植第一時間沖到現場,和戒嚴部隊對峙。次日,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感慨:“無能治國的勢力,也無能發動政變。”
如今,在尹錫悅彈劾案宣判之際,權起植再次接受本刊專訪。他坦言,韓國政局對立“像黑洞一樣,把一切國家事務都吸了進去”,促進國家團結、改革總統制,將是新一屆政府的主要工作。但他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尹錫悅應當被特赦。“此時談論寬恕不合時宜,反而可能造成新的分裂。”
112天的“悲劇重演”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終于宣判尹錫悅彈劾案通過。這是法院20年來第三次審理總統彈劾案,但相比此前的盧武鉉案和樸槿惠案,本次尹錫悅彈劾案的審理周期明顯更長。為什么法院花了這么多時間才得出結論?
權起植:是啊,如你所言,不幸的歷史在韓國又一次重演了。自樸槿惠“親信干政門”以來,這是韓國民眾十年內第二次支持彈劾自己選出的總統了。這體現了韓國政局的不穩定。
以往,韓國憲法法院關于總統彈劾的判決都是在結束庭審辯論后兩周內做出的,其中盧武鉉案用了14天,樸槿惠案用了11天。而這一次,從2月25日庭審結束,到今天(4月4日)宣判,法院花了38天。從2024年12月14日國會通過彈劾案算起,則已經過去112天。
審理曠日持久,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在彈劾案審理過程中,尹錫悅方面完全不認罪,對程序問題和實體問題進行了全面辯護,這意味著法院需要審查的事項非常多。法院本身負擔也過重,同時在審理9個彈劾案。為了集中精力調查審理尹錫悅彈劾案,法院采取了“先處理小案件”的措施,由此拉長了審理周期。
其次,由于尹錫悅的支持者將彈劾案審理政治化,導致法院為了避免彈劾案被政治利用而更加謹慎。3月以來,法院否決了國會對4名高級公務員的彈劾案以及對代總統韓德洙的彈劾案,就似乎是為了減輕尹錫悅彈劾案判決的沖擊,試圖在不同陣營之間保持平衡。
《中國新聞周刊》:尹錫悅至今不認為自己錯了。他宣稱,國會阻撓他的施政,彈劾他的高級官員,是他決心采取戒嚴措施的主要原因。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指責尹錫悅一直拒絕和國會溝通。在你看來,過去兩年韓國朝野對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除了戒嚴,尹錫悅真的沒有辦法解決朝野對抗嗎?
權起植:我不認同尹錫悅的說法。尹錫悅指責在野黨在國會彈劾官員、在立法和預算問題上和政府對立,這是反對黨在憲法框架內進行合法的政治活動。就韓國政治傳統而言,這種問題通常都能通過朝野對話而解決。而戒嚴是發生戰爭或緊急狀態時采取的措施,以國會不合作、政治紛爭為由宣布戒嚴是違法的。
問題在于,尹錫悅拒絕接受2024年韓國國會選舉中共同民主黨大勝的結果。這原本是因為他支持率極低而導致的選舉結果,但尹錫悅拒絕將在野黨視為國政伙伴,特別是對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表現出一種近乎瘋狂的排斥和憤怒,最后甚至想讓戒嚴部隊沖進國會逮捕并消滅李在明。事實上,在軍政府時代的后期,其領導人也不會這樣激進地對待主要反對黨的領導人。
話說回來,尹錫悅的情緒逐漸極端化,和他從執政一開始就低迷的支持率確實分不開關系。一些分析指出,這是因為他的政治經驗不足,性格也比較獨特。尹錫悅從童年到成為檢察官,一直被評價為“孤狼”性格。而韓國政壇并不喜歡“孤狼”,韓國人青睞既有強大領袖氣質同時兼具撫慰民心的“溫柔”一面的領導人,樸正熙、金大中都有這樣的特點。
此外,我認為,尹錫悅在政治上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一直在用檢察官的方式從政。他從總檢察長任后直接參選總統,沒有擔任國會議員的政治經驗,不理解國會的作用。尹錫悅宣稱國會不和他合作,但事實是,尹錫悅上任總統后,曾有一年半的時間不和在野黨領導人通話。尹錫悅執政3年,已對國會決議動用否決權25次,而其前任文在寅、樸槿惠、李明博總統,最多僅在任內動用過2次否決權。
顯然,檢察官的世界只有“有罪”和“無罪”兩種立場,但政治不是黑白分明的,而往往是“灰色”的。從尹錫悅的行為看,他不了解政治的本質是對話與妥協,只知道用極端手段對付反對者。
過去一年,如果尹錫悅能意識到民意從2022年總統選舉(尹錫悅得票率領先李在明0.73%)到2024年國會選舉(國民力量黨及衛星政黨108席,共同民主黨及衛星政黨175席)的巨大變化,能認識到自己已經是支持率很低的少數派總統的現實,明白自己需要推行與在野黨妥協的政治方式,后來的悲劇就都不會發生。
但現實是,當尹錫悅面臨執政危機,他就陷入了戒嚴的誘惑陷阱。已經披露的調查事實顯示,2024年下半年,隨著他和時任警護處長金龍顯喝酒的次數越來越多,尹錫悅開始考慮后者提出的戒嚴和政變建議。9月,金龍顯被任命為國防部長,戒嚴的準備隨后就展開了。
《中國新聞周刊》:如你所言,對于戒嚴及逮捕、處決國會領袖,尹錫悅策劃已久。但尹錫悅的總統秘書室直屬附屬室長姜義九近日接受檢方問訊時透露,尹錫悅最終在2024年12月3日宣布戒嚴,直接原因之一是擔心國會可能即將通過《金建希特檢法》。你如何看待金建希對尹錫悅的影響?
權起植:有一些傳言稱尹錫悅政府的“實際領導者”是金建希。可以確定的是,金建希是韓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第一夫人”,而尹錫悅有些過于依賴夫人了。一方面,金建希是他的政治戰友和導師,在經濟上幫助、精神上引導了尹錫悅從普通的檢察官成為總統。另一方面,金建希本人又涉足諸多非法和腐敗活動,引發問題,導致尹錫悅和黨內高層的對立。
從這兩點看,金建希和韓國歷史上的“第一夫人”們是非常不同的。過去,李承晚、全斗煥的夫人也曾有過負面新聞,受到輿論批評,但她們大多保持低調,并僅僅扮演禮儀性的角色。尹錫悅讓金建希深度參與國政,就像樸槿惠“親信干政門”一樣,早晚會讓他陷于這樣的境地。而且,金建希比樸槿惠的“閨蜜”崔順實的權力大得多,崔順實只是追求經濟利益和特定的人事提名,金建希則深度介入了尹錫悅政府的核心運作。
當地時間4月4日,韓國首爾,警方在憲法法院前設崗,嚴陣以待。圖/視覺中國
“像黑洞一樣,把一切國家事務都吸了進去”
《中國新聞周刊》:2016年到2017年的樸槿惠執政危機發生后,韓國政治很快恢復到正常狀態,受到國際社會的較高評價。但這一次,從2024年12月尹錫悅戒嚴、被彈劾以來,韓國政治持續動蕩,兩黨對立嚴重,暴力事件頻發。原因是什么?彈劾案通過能讓朝野迅速實現和解嗎?
權起植:韓國最近兩次政治危機的情況有所不同。樸槿惠執政危機,主要涉及“親信干政門”這樣的政治腐敗問題,各方態度比較一致。尹錫悅彈劾案背后則存在意識形態對抗和保守陣營內部的派系對立,呈現出持續、極端的混亂。
應當看到,對于非法戒嚴事件本身,保守陣營和進步陣營已經達到了最大程度的團結。國會順利解除戒嚴、通過對尹錫悅的彈劾案,就是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保守陣營的溫和派在關鍵問題上站到了進步陣營一邊,總體民意對比大約為6∶4。
但是,由于尹錫悅將戒嚴與韓國政壇最敏感的意識形態話題綁定,用“反朝鮮”等議題刺激保守陣營,他依然擁有約30%的支持者,其中約10%為完全支持他的極端群體。這也意味著,即將舉行的本次總統選舉,依然是李在明與尹錫悅的對決,因為尹錫悅對于國民力量黨選擇誰作為總統候選人,依然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這也意味著,尹錫悅和進步陣營、溫和派強烈沖突的格局,在未來60天的總統選舉周期內還將繼續下去,甚至延續到選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很擔心,這意味著總統選舉期間出現極端沖突和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很高,選舉失敗一方可能不接受選舉結果。
《中國新聞周刊》:一些觀點認為,戒嚴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韓國的總統制有缺陷。你認為是否需要修憲縮短總統任期?目前朝野對此是否有共識?
權起植:總統連遭彈劾、國政混亂,確實暴露出韓國總統制存在問題。韓國總統制是仿照美國總統制建立的,但由于總統權力過大以及單一任期限制,該制度也面臨效率低下的批評。1991年,韓國開始實行地方自治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總統對地方的控制。但這是金大中通過絕食運動才艱難實現的。
現在,作為替代方案,議會內閣制、兩院制、總統四年任期制(縮短一年)等想法都有得到討論。但是,總統選舉要在未來60天內舉行,迫在眉睫。所以,短期內修改憲法比較困難,預計這將是下一屆政府的重要工作。總的來說,目前韓國輿論傾向于對總統制進行任期調整等補充,而不是直接換一種模式。輿論對于日本式的內閣制持負面看法。
《中國新聞周刊》:軍隊領導體系改革是另一個熱門話題。在尹錫悅實施戒嚴和檢方逮捕尹錫悅的過程中,韓國警察成為了法律秩序的維護者,軍方卻聽從了總統的非法命令。兩者為何會采取完全不同的立場?韓國軍隊體系是否會因此面臨改革?
自當地時間4月4日上午10:45開始,韓國警察機動隊進入憲法法院,預防突發狀況發生。
權起植:如你所言,在這次戒嚴、彈劾及逮捕尹錫悅的過程中,韓國警察和軍隊扮演的角色不同。這是因為,自20世紀80年代末韓國軍政府時期結束以來,韓國警察部門已經實現了相當程度的獨立化、民主化運作。而軍隊體系卻依然有軍政府時期留下的許多傳統,并沒有走向“平民化”。
我還記得,20世紀90年代,即使金泳三總統清洗了軍隊內部的秘密組織“一心會”,但當金大中當選總統后,軍隊內部的強硬派對總統抱有負面情緒,私下里仍然在討論政變的可能性。當時,青瓦臺設立國家情報室,就是為了防止軍隊發生政變。
但是,金大中總統權力基礎薄弱,且面臨外匯危機,無力推行全面的軍隊改革。他能做的就是任命來自湖南地方的將軍擔任國防部長。(注:“湖南地方”為韓國光州市、全羅南道和全羅北道的總稱,該地區民眾對軍政府和軍事政變的反對最為激烈。)
目前,韓國主流輿論認為,為了防止未來還有非法戒嚴這樣的事情發生,軍隊文職化是必要的。下屆政府可能會任命一名文職人員而非軍人擔任國防部長。但更多的改革依然很困難。
《中國新聞周刊》:自2022年總統選舉以來,韓國朝野對立日益嚴重。如今,尹錫悅將為此承擔他的責任,但共同民主黨及李在明是否也應當釋放出更積極的和解信號?彈劾案結束后,尹錫悅還面臨內亂罪的審判。如果李在明贏得總統選舉,是否可以考慮特赦尹錫悅以推動朝野團結?
權起植:的確,當今韓國政壇的最大問題就是陣營、派系之間的極端對立和沖突。政治沖突像黑洞一樣,將包括經濟事務在內的一切國家事務都吸了進去。因此,下任總統必須盡快、努力實現國家團結。這包括盡快恢復朝野政黨之間的對話、總統和在野黨領袖之間的對話,回到共商國是的道路上來。這需要一些時間,但一旦新政府上臺,如果經濟能有起色,一切自然會慢慢恢復正常,畢竟民眾最看重的是經濟、民生問題。
不過,我不認同“實現團結”就要赦免尹錫悅。如果尹錫悅因內亂罪被判處徒刑,下一任總統不應以國家團結的名義干預司法程序,也不應推翻有罪判決并給予赦免。尹錫悅的罪行性質與李明博、樸槿惠不同,涉及可以適用死刑的重罪,并涉及顛覆憲法秩序。而且,對尹錫悅的司法追責才剛剛開始,此時談論寬恕不合時宜,反而可能造成新的分裂。
作者:曹然
編輯:徐方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