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道,應中方邀請,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巴羅訪華。此訪是巴羅外長就任后首次訪華。落地中國第一站,巴羅外長來到有著深厚中法交流基礎的北京語言大學,參觀今年6月即將落成的中法人文交流空間、面向師生發表演講。
此前,法國外交部長巴羅表示,中方將再次延長對歐盟酒類反傾銷調查的結束期限。中國商務部于去年1月5日發布公告稱,應國內相關白蘭地產業申請,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發起反傾銷調查,調查通常應在2025年1月5日前結束。
馬克龍(資料圖)
不久前,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的游說組織對外宣稱,受中歐經貿摩擦的波及,法國干邑白蘭地在過去一個季度里對華出口量銳減60%。此外,美國的關稅威脅,也讓法國人著急了。在這樣的形勢下,法國外交部長巴羅打算于3月底前來中國訪問,于是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的游說團體期望巴羅在訪華期間能夠與中方高層就經貿摩擦一事展開商談,力求將反傾銷調查的期限再延長三個月,畢竟要是這種狀況在短期內依舊得不到解決,法國的干邑白蘭地將會遭遇極大的難題。
巴羅指出,這次延遲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有助于避免針對該行業的規定突然生效,為法國的酒類生產商提供“喘息”機會。當被問及三個月的“緩刑”后。會發生什么時,巴羅承認,結果仍然“不確定”,但他對此表示樂觀。事實上,由于歐洲方面不顧中國反對,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自去年10月以來,中方就對歐盟的白蘭地,實施了臨時反傾銷措施。
馬克龍(資料圖)
拜訪中國前夕,巴羅大力呼吁中法兩國建立“更加牢固的關系”,事實上就是想拉攏中國,借以平衡美國特朗普政府揮舞的“關稅大棒”。正如某些歐洲國家對特朗普政府狠心對歐盟加征關稅所感到無助與惱怒,法國外長此舉實際上是為避險,也是對中國貿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據有關人士分析,巴羅此次訪華,除了推動中法經貿合作之外,還帶著另一項重要議程——與俄烏沖突相關的訴求。法國對于俄烏沖突非常上心的,但是中國立場一直是客觀中立!
巴羅(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還有,如果事件沒有解決的話,法國行業負責人還要求法總理弗朗索瓦·貝魯前往中國,設法解決貿易爭端。總而言之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先“拖住”中美,盡量爭取一些緩和時間。之前在航母來中國家門口示威演習后,法國政府還被曝光準備賣給菲律賓40多艘巡邏汽艇,使用的是國內補貼的資金出口,菲律賓當局揚言要部署到中菲爭議地區。所以現在想解決關稅問題的同時,馬克龍干涉亞太局勢的事情可能也會協商,因為法國只有徹底改變態度,中法貿易才有希望穩定進行。
從中法27號一天的交流來看,巴黎當局希望中歐合作應對貿易沖擊的意思,中國完全理解了,王毅也積極地作出回應。而王毅對法國以及歐洲傳遞的信息,著實值得歐洲仔細品味,認真地反思其過去的外交與經濟政策。如果歐洲真的能做到戰略自主,從歐洲自身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那么情況就很清楚,歐洲無論如何都不該跟隨美國搞對華遏制,不該和中國這個貿易合作伙伴發生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