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貴陽市初中英語學科帶頭人工作站聯合舉辦“藝術融合背景下的心理團輔體驗”活動。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第三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成員戴媛媛教授帶領專業團隊,與學科工作站負責人劉婷婷及50余名教師共同參與,通過跨界合作探索教師心理健康賦能新路徑,為教育工作者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靈療愈之旅。
活動現場。
活動突破傳統心理輔導模式,創新引入“鼓圈”藝術互動形式。在戴媛媛教授團隊的指導下,教師們圍坐成圈,手持非洲鼓、金杯鼓、雨聲筒等十余種樂器,通過即興節奏創作實現情感共鳴。隨著鼓點從零散到和諧,現場氛圍逐漸升溫,歡笑聲與律動交織,壓力在節奏碰撞中悄然釋放。
“鼓聲是心跳的延伸,當個體節奏融入集體韻律,便是團隊凝聚力最生動的體現。”戴媛媛教授表示,藝術融合的形式能有效激活教師的情緒表達,為其提供非語言溝通的情感出口。
活動現場。
作為活動主辦方,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始終關注教育者的多維成長。近年來,學校依托心理學與藝術教育專業優勢,積極探索“心理+藝術”融合實踐。此次團輔活動正是這一理念的落地縮影。通過具身體驗幫助教師重構自我認知,為其教育教學注入內生動力。在節奏互動中,幫助教師感受到團隊支持的力量,重新審視教育者的角色。
劉婷婷高度評價此次合作,她指出:“跨界不是簡單的資源疊加,而是教育生態的重構,貴陽幼高專的專業支持幫助教師們看到更廣闊的成長維度?!?/p>
活動現場。
“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未來,我們將深化跨學科合作,讓藝術成為滋養心靈的‘活水’,助力教師以更飽滿的狀態投身育人事業?!贝麈骆陆淌诒硎荆舜位顒拥某晒εe辦,不僅為教師心理賦能開辟了新范式,更彰顯了學校在創新教育實踐中的引領作用,為區域教育生態優化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肮娜p壓”團隊已先后為貴州省高校學工系統、貴州大學、貴州開放大學、貴州交通職業大學、貴陽市教育局、貴州裝備職業技術學院、清鎮市婦聯提供了藝術融合的心理團輔體驗,也為不同專業、職業背景群體打開了認知自我、釋放情緒的新通道。
活動現場。
下一步,學校計劃將此類創新團輔納入教師培訓體系,并聯合多領域專家開發系列心育課程,持續探索教育者全生命周期成長支持模式,讓藝術療愈的漣漪激蕩更多心靈,為培育“身心同頻、德藝雙馨”的新時代育人隊伍注入持久動能,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譜寫更動人的心育篇章。(圖/文 肖璐、李秋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