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
草木萌發,
當三月三的歌聲還在耳畔回蕩,
廣西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拉練”——清明節特輯《太公你在哪》
已然拉開大幕!
廣西人對清明節的重視,
那可是刻在骨子里的。
清明時節,除了雨紛紛,
家族成員也紛紛回家。
就算堵車也要返鄉祭祖,
這是對傳統習俗的堅守和傳承。
廣西把清明“拜山”看得很重要,
準備拜山用品如同準備春節年貨一樣隆重。
不僅要備好雞、燒豬、五色糯米飯等,
還要準備好香燭、紙錢、寒衣等供品。
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能有“錢財”和物品使用。
年輕人祭祖
主打一個把自己愛吃的都帶給太公▼
還得精心挑選鐮刀、鋤頭、電鋸等工具
只為在清明當日,
給祖先一場圓滿的紀念儀式。
一家老小浩浩蕩蕩奔赴山林,
甚至連家里動物成員小狗也一起出動。
這不僅是祭掃活動,
也是踏青、野餐、探險、野外拉練,
更是一場與先輩跨越時空的約定!
外地人瞧著廣西人掃墓的陣仗,
常常驚掉下巴,
恍惚間還以為是在進行野外鐵人三項。
沒有什么困難能阻擋廣西人奔赴拜山之路
不管祖先的風水寶地隱匿在
茂密山林環繞的峻嶺還是懸崖峭壁,
或是藏在孤島河底,
廣西人都不在話下。
遇水撐船,逢山開路,飛檐走壁
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
祭祖拜山
沒有點科技與狠活,
都不好意思告訴人家!
拜山也與時俱進!
廣西因重視宗族觀念
而注重清明“拜山”習俗。
這是對傳統的堅守,
也是對祖先緬懷感恩之情。
還能讓分散的家族成員相聚,
凝聚家族力量,緊密家族紐帶。
隨著時代的發展,
清明祭掃不止“拜山”一種,
有了更多安全環保的方式。
線上云祭掃平臺的興起,
讓游子即便身處遠方,
也能借VR實景
線上獻花寄托哀思,打破時空束縛。
生態祭掃也備受青睞,
以綠樹紀念,讓生命與自然相融,
讓追思以更多元的方式延續 。
社會公祭活動,
讓人們在集體緬懷里感受生命的厚重與相連。
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更是對過去的感恩
對現在的珍視
對未來的希冀!
文案 | 莫洪豆
來源 | 南國今報、南國早報、網絡綜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