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廣網援引美國海軍研究所援引美國中央司令部的消息稱,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已于離開美國關島基地,前往中東也就是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區(qū)的途中,將與“杜魯門”號航母會合。此前,美聯(lián)社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已下令美國海軍加強其在中東地區(qū)的存在,并于4月份在那里部署第二艘航空母艦。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2024年12月進入中東地區(qū),意在打擊也門胡塞武裝。
自冷戰(zhàn)以來,為圍堵中國,美國長期貫徹三個島鏈計劃,維持地區(qū)優(yōu)勢。其中,距離中國大陸3000公里的關島,成為第二島鏈的關鍵樞紐。然而,就在近期,美國軍隊作出最新研判,承認第二島鏈也正在名存實亡,一旦美國陷入與中國沖突當中,關島基地將被解放軍導彈摧毀。中國具備了海基、空基、陸基三位一體遠程導彈打擊能力,這種復雜打擊模式,再配上中國大陸數(shù)以千計的中程導彈,關島將無法應對飽和打擊。
關島基地(資料圖)
關島基地為美軍三大戰(zhàn)略樞紐之一,冷戰(zhàn)后取代夏威夷珍珠港,成為亞太軍事核心。但近年來,隨著中國戰(zhàn)略導彈、遠洋海軍及空軍的壯大,關島基地威懾力漸弱。關島面臨東風-26/27導彈、轟-6K轟炸機、055驅逐艦長劍導彈威脅。同時,我國航母戰(zhàn)斗群與核潛艇部隊已能常態(tài)化巡航第二島鏈,美軍關島基地面臨多樣化打擊風險。
美方分析稱,中國現(xiàn)已形成三位一體的遠程打擊體系:海基、空基和陸基導彈力量協(xié)同作戰(zhàn),配合數(shù)千枚中程導彈的飽和攻擊能力,足以壓垮關島的防御系統(tǒng)。具體而言,中國055型大型驅逐艦、轟-6系列戰(zhàn)略轟炸機以及火箭軍的東風-26/27中程導彈,構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更讓美軍頭疼的是,中國航母戰(zhàn)斗群和核潛艇部隊已經具備常態(tài)化巡航第二島鏈的能力,這意味著美軍關島基地面臨的威脅方式正日益多樣化。
中國臺灣省(資料圖)
近期,賴清德的所言所行不僅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還在島內搞“綠色恐怖”。賴清德已成為“麻煩制造者”,更是“危險制造者”和“戰(zhàn)爭制造者”。兩岸和平是臺灣多數(shù)民眾的期待,是臺灣的主流民意,也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比中國人民更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中國政府也多次重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愿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前景”。
2021年《經濟學人》雜志將臺灣稱作“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qū)”;2024年,美國CNN主持人扎卡里亞發(fā)表評論文章稱,臺海形勢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美國歐亞集團評估2025年全球十大風險,稱“臺灣問題將加劇中美關系惡化”。然而,2008年至2016年期間,臺海曾經是和平之海,如今卻變成危險之海。其根源在哪?
中國臺灣省(資料圖)
賴清德上臺以來就將個人政治野心凌駕于臺灣同胞的福祉之上,頑固堅持錯誤立場,不斷鼓吹“臺獨”主張。在他看來,煽動對抗、制造緊張,是獲取政治私利的捷徑。兩岸融合發(fā)展是大勢所趨,但賴清德卻一再阻撓兩岸正常交流交往,試圖以“去中國化”政策切割臺灣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lián)系。這種倒行逆施的做法,既阻礙了臺灣經濟的發(fā)展,也割裂了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臺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