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的激烈賽場上,每一次對抗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傷病更是球員們職業生涯如影隨形的“噩夢”。趙繼偉,這位遼寧男籃的靈魂后衛,就曾經歷過一段驚心動魄的傷病磨難,其背后的故事,令人動容。
起初,一切看似平常。在與江蘇隊的比賽中,趙繼偉在防守對方小外援時,被一肘子狠狠擊中。在籃球這種高對抗運動里,被肘擊似乎并不罕見,觀眾們只是短暫地為他捏了把汗,以為他不過是挨了一肘子,緩一緩就能繼續戰斗。趙繼偉自己也覺得只是聲音有點嘶啞,稍微有些不舒服,以為里面腫了,稍作調整就好,便繼續投入比賽。
然而,誰都沒想到,這次看似普通的受傷,實則暗藏巨大危機。比賽一場接著一場,趙繼偉堅持又打了3場。可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出血情況和發聲狀況越來越糟糕。直到第9天,他才前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環狀軟骨骨裂。醫生嚴肅地告知他,幸好軟骨沒有折斷,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甚至有窒息風險。那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后怕不已。
面對如此嚴重的傷情,趙繼偉選擇了默默承受。他一方面不想讓一直支持他的球迷們擔心,另一方面,在CBA這個競爭激烈、充滿變數的聯賽中,人心難測,“老藝術家”們的小動作防不勝防,他深知低調養傷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在養傷期間,他也從未停止對籃球的執著。因傷只能吃流食,體重驟降10斤,肌肉流失嚴重,但他依舊在醫生勸其休息的情況下,堅持訓練。剛回到沈陽,他不顧自己幾乎無法發聲,第一時間去做喉鏡檢查,看到食道出現大批量淤血后,稍作停頓,便前往遼寧體育館進行投籃訓練。訓練強度受限,他就轉戰力量房,努力保持肌肉狀態。
當球隊戰績下滑,排名岌岌可危之時,趙繼偉毅然決定帶傷復出。他拖著尚未痊愈的身體奔赴賽場,可傷病的影響如影隨形。因為喉嚨傷勢,他說話困難,無法像以往那樣在場上大聲指揮隊友、傳達戰術。比賽中,他只能用手語與隊友交流,楊鳴教練還曾調侃他的手語大有進步。身體狀態也大不如前,曾經犀利的突破、精準的三分,都因體重下降和肌肉流失而變得不再穩定,在場上的表現一度掙扎。不明就里的觀眾和球迷,開始對他發出批評的聲音,他的風評也因此受到影響。但性格內斂的他,沒有選擇在鏡頭前為自己辯解,只是默默承受著這一切。
趙繼偉的傷病特殊性,讓他的康復之路困難重重。他受傷的部位和帶來的影響,在運動醫學領域都極為罕見,幾乎沒有過往病例可供參考,也沒有現成的訓練方法能既保證訓練質量又有利于傷勢恢復。他和他的團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步一步地嘗試,一點一點地調整。
春節,這個本該闔家團圓的時刻,趙繼偉也只是短暫地陪伴了家人,便又踏上了國家隊的訓練征程。他一邊要適應國家隊高強度的訓練節奏,一邊還要四處尋醫問藥,治療嗓子。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他的生活被訓練、治療和康復填滿,疲憊與壓力如兩座大山,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但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的念頭,心中對籃球的熱愛和對勝利的渴望,支撐著他咬牙堅持。
終于,他的努力和堅持得到了回報。他幫助國家隊取得階段性勝利,在聯賽中也助力遼寧隊重返前四,還加冕本土助攻王。回首那段痛苦的經歷,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臺詞:“讓你難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如今的趙繼偉,站在鏡頭前,平靜地將過去幾個月的經歷娓娓道來,曾經的艱難險阻,都化作了他眼中的堅毅與從容。他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籃球精神,也讓所有球迷看到了他的成長與蛻變。在未來的賽場上,相信這位“球場大腦”會繼續帶領球隊,向著更高的榮譽發起沖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