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基層治理能力建設,提升全體成員對社區黨建創新、基層治理實踐的系統總結與提煉能力,近日,臨汾路街道2025年書記工作室啟動會暨賦能培訓在黨群服務中心舉行,街道黨建辦、黨群服務中心,書記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
啟動會上,書記工作室全年活動計劃和工作要求發布。2025年,臨汾路街道書記工作室將繼續發揮基層黨建創新“試驗田”和治理人才培養“蓄水池”的功能,秉持著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基層治理實效的重要使命,以“賦能計劃”“啟航計劃”“英才計劃”為三駕馬車,通過“理論鑄魂、實踐賦能、梯隊培育”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基層治理梯隊力量。
賦能計劃作為工作室的核心引擎,設計了“眾創工作坊”“書記圓桌派”“書記‘汾’享站”三大特色項目。
在“眾創工作坊”中,將邀請黨建研究專家、基層治理創新先鋒組成導師團,采取“理論授課+實地指導+成果路演”的立體培養模式,助力各居民區/街區打造兼具辨識度與實效性的黨建品牌。
“書記圓桌派”聚焦“以‘融網強格’推進‘多格合一’”這一核心主題,舉辦綜合性主題論壇,邀請在網格治理中成效顯著的社區書記分享經驗,通過思想碰撞與智慧眾籌,破解基層治理中的痛點難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網格治理經驗。
“書記‘汾’享站”通過對三條研學路線九個現場教學點的升級打造,讓成員們通過“沉浸式觀摩+交互式研討+成果式分享”的三段式學習,近距離感受不同治理場景下的黨建創新實踐,真正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踐、踐有所悟。
啟航計劃的實施標志著工作室人才培養機制的全面升級。按照“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的原則,工作室將成員劃分為若干跨代際、跨領域的學習小組,每組由經驗豐富的資深書記擔任導師,搭配具有專業背景的青年骨干。全年將開展“輪值帶教”和“課題帶教”雙軌培養:輪值帶教中,成員們將在黨務工作實操層面接受系統的技能和方法培訓,并由資深書記帶隊開展督導巡查,進行問題會診,促進工作優化調整;課題帶教則要求每組圍繞多格合一下的物業治理難題開展專題研究,形成具有實操價值的調研報告。這種“傳幫帶+自主研”的培養模式,旨在讓年輕干部“在事上練、在難中磨”,加速成長為基層治理的行家里手。
英才計劃以“鍛造復合型治理人才”為目標,構建了“三維立體化”課程矩陣:
在內容維度上,既有“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解讀”等黨性教育課程,又涵蓋“基層黨建的規范化與品牌化建設”“基層黨建工作實務”等業務能力課程,更緊密圍繞當前OpenAI技術革新趨勢,開發以提升黨員AI素養為核心的賦能課程,通過智能化知識體系培育基層治理骨干的數字化思維與創新能力,為社區治理現代化注入科技動能。
課程形式上除了講座,還有眾創工作坊、結構化研討、實地參訪等多元化的形式。書記工作室希望通過多樣化課程的開設、多模塊的項目化推進,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核心力量的黨性修養和職業能力提升。
啟動會上,靜安區委黨校講師馬升翼帶來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專題講座。馬升翼通過詳實的史料、生動的案例,深刻闡釋了作風建設對于基層治理的重要意義。此次黨課既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也是一次有力的行動動員,書記工作室也將持續深化學習教育成果,通過專題研討、警示教育、自查自糾等形式,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接下來,書記工作室將以此次啟動會為新的起點,持續深化“三個計劃”的協同推進。通過賦能計劃激發治理創新活力,借助啟航計劃培育新生力量,依托英才計劃筑牢能力根基,著力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的基層治理人才培養體系,為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記者:陸安怡
編輯:徐悅琳
信息來源:臨汾路街道采編基地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