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陳培闖 通訊員 李娟
新鄉衛輝市通過小板凳課堂,邀請市直各單位掌握群眾兜底政策的人員,擔任政策明白人,創新推出“理論+政策明白人”的宣講形式,聚焦基層治理難題堵點,全力解決“急難愁盼”,用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
“咱們這個蘿卜深加工,利大于弊,下面咱就具體分析分析……”3月底,由蔬菜種植專家擔任“政策明白人”的小板凳課堂,在衛輝市汲水鎮下園村開講了。
下園村種植的蘿卜是“中原貢品”,全村種植面積達800多畝,平均畝產8000斤,產量高,還不愁賣,帶動了全村蔬菜種植。這兩年,村兩委想要通過蔬菜深加工,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村民們很不理解。
“俺村的蘿卜品質又好,又有蔬菜市場,不出門都不愁賣,為啥還要占地、花錢,進行深加工,我不理解。”村民賈梅君心直口快,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村民常清嶺也有著自己的疑惑:“咱們的農業體驗園不就是產業嗎?你確定你這個產品,能賣出去嗎?”
下園村有著衛輝市規模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也有現代農業體驗園。部分村民認為,投資蔬菜深加工廠就是瞎折騰。
為了讓村民們能支持工作,村兩委干部通過小板凳課堂,邀請鄉鎮分管領導、蔬菜種植來村里實地走訪考察,和村民們面對面,討論蔬菜深加工的可實施性。
“村里蘿卜種植、反季蔬菜種植,對于咱們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來說,有一定的資源優勢,”衛輝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孟祥祿在實地考察之后,告訴記者:“農產品經過深加工之后,身價能提升5-8倍,可以有效帶動村民增收。”
據衛輝市汲水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趙文強介紹,在下園村黨群服務中心西南,有一片5畝的閑置土地,“區位優勢、土地性質等各個方面,都符合建設要求,可行性比較強。”
在小板凳課堂上,專家從增收、就業、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答疑解惑,讓村民們基本認同了蔬菜深加工的理念。在村民的支持下,目前,村兩委正在積極與幾家承包商進行洽談。
“我們通過小板凳課堂定制,邀請專家們來講課,效果很好,把這些道理講透,村民對工作支持力度更大了,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更高了。”下園村黨支部書記張紅偉說。
小板凳課堂,是衛輝市針對群眾們關心關注的鄉村振興、惠民政策等主題,開展的互動式宣講,目前已經開設450多期,逐漸由理論宣講進田間地頭,轉變為“理論+政策”走街串巷,通過村鎮定制的方式,更貼近群眾的生活,化解鄉村振興中的難點和堵點。
據衛輝市委宣傳部理論科負責人尚娟介紹:“依托黨校老師和政策明白人,將理論轉化成群眾聽的懂的大白話,根據群眾需求,不斷豐富課堂內容,真正打通黨的創新理論最后一米,為高效能治理注入強大思想動力。”
編輯:陳培闖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