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國花臺舊址
如去注意到,至少從2003年起、就開始有人大代表提議確定我國的國花、國樹、國鳥。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國花還沒有確定。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如去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這個話題。
清朝之前,我國是沒有“國花”的。“國花”的最早出現,是在清末慈禧“垂簾聽政”時的1903年。牡丹被確定為國花后,晚清政府還在頤和園修筑了國花臺。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并沒有考慮到要改變國花。因此,一直到1915年出版的《辭海》中,還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的內容。到了1929年前后,國民政府內政部與教育部聯合通令,“以梅花為國花”。國民黨潰敗臺灣以后,臺灣當局沿用梅花為“中華民國國花”至今。
新中國建立后,一直沒有選定國花。這當然歸于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國花的選定要代表普遍的民意,建國初期、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國家領導去拍板,等著全國人民去面對,根本沒有工夫討論國花問題。
據保健醫生徐濤回憶,鑒于主席每天工作的腦力消耗太大,他曾多次建議主席改變飲食習慣,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但毛主席每次都搖頭,有一次,主席還用筷子敲敲碗里的二米飯(大米加小米,摻些紅薯、芋頭之類的粗糧)望著他說:“全國農民要是都能吃上我這樣的飯,那就很不錯了。你就可以來跟我提出那些建議了。”
毛主席指示: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
對于自己的飲食營養問題,主席都分不出精力考慮;更何況談花論草的問題?直到1981年秋冬之際,—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倡議全國開展國花問題的討論。1982年,《植物雜志》受中國植物學會的委托,開展了評選我國國花的討論。
當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對此作了宣傳介紹。陳俊愉院士在《植物雜志》1982年第一期上發表文章《我國國花應是梅花》。陳俊愉,安徽安慶人,是我國最權威的園林及花卉專家,園林花卉界唯一的院士。
陳俊愉是個真正的、純粹的愛花人,他最早提議把中國的傳統十種名花列到國家長遠規劃之中;那是在1962年,中央搞12年科技規劃時。當時開會時,建筑學家梁思成坐在陳俊愉旁邊,梁先生認為梅花、牡丹這些花花草草不值得這么系統地用國家力量進行研究,但陳俊愉回了一句“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陶淵明詩句)。梁先生聽后,遂不語。
陳俊愉對梅花情有獨鐘,這和主席的一句詩不無關系,那就是“待到山花浪漫時,它在叢中笑”。這首詩描述了梅花的凌霜傲雪、美麗與堅貞,象征著革命者的操守與錚錚傲骨。陳俊愉在文革中遭受過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終“癡心不改”地牢記主席教導,致力于“綠化祖國”“大地園林化”事業;他多次向人說起,“大地園林化”是1958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提出的要求,目的是使我們祖國的山河全部綠化起來,達到園林化,到處都美。
陳院士的文章《我國國花應是梅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評選“國花”的最早倡導。在1982年10月的《大眾花卉》(天津市園林學會主辦)創刊號上,陳俊愉又發表了《再談國花—梅花》、再次呼吁。
陳先生的倡議得到海內外華人的大量支持,1982年的評選活動有數千人參與、推選最終結果是,梅花得票最多,牡丹和菊花次之。
在20世紀80年代,除了這次國花評選,在1986年還有過兩次“十大名花”評選:一次是1986年《大眾花卉》雜志第四期評選十大名花,牡丹列為十大名花之首;一次是1986年11月20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編輯部、上海電視臺“生活之友”欄目聯合主辦了“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
梅花傲雪
陳俊愉教授
和1982年“國花評選”相比,上海的這次評選活動的影響更大,除了有以陳俊愉教授為首的114位專家的評委會,更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評選結果于1987年5月6日公布。這次推選世稱“1987年中國十大名花評選活動”。
1987年中國十大傳統名花評選,歷時10個月、收到來自29個省區市的近15萬張選票,由114名花卉專家組成的評委會最后裁定,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依得分高低排列)。
但是,民間對于這兩次評選活動都存在質疑的聲音,他們稱:在評選國花問題上,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可即便是1986年的評選,參與者也只有15萬選票,相對于全國十幾億人來說、這是個微不足道的數據。這樣缺乏廣泛參與性的評選結果,怎么能代表民意?
有件事情值得一提。那就是經過這次評選,陳俊愉院士在國花問題上改變了立場,隨后在1988年第1期的《園林》雜志上發表了題為《祖國遍開姊妹花——關于評選國花的探討》的文章,首次提出了“一國雙花”的主張。陳俊愉認為梅和牡丹可“互補短長”,除了梅花和牡丹代表的花語可以互補外,“梅適宜大規模林植,牡丹最適宜花壇、藥欄一類營景;梅花適宜長江流域一帶栽培,牡丹最宜黃河流域附近種植。”
1991年,一份名為《花卉》的雜志搞起評選國花的活動,并請出一位曾任很高職務的女性領導站臺。在這次評選中,牡丹的得票超過了梅花當選國花。但推選結果隨即招來許多反對的聲音,其中不乏有較高社會知名度的學者和藝術家,反對的聲音也上達到很高級別的會議上。原因除了評選程序遭到質疑外,也和牡丹、梅花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有關,牡丹所表達的花語和我國的國旗、國徽、國歌的內涵無法統一。
接下來的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中國花卉協會會長何康(農學家,原農業部部長)聯合30名人大代表提出“盡快評選我國‘國花’的建議”提案,提案被批轉給農業部,并交由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
1994年3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任名譽組長、何康任組長的國花評選領導小組成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國花評選活動。中國花協隨即組織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討論國花的消息。當時,提名為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數十種之多。
中國花協推薦“牡丹”為國花
陳俊愉教授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副委員長陳慕華作了“讓國花盡早誕生”的講話。當時的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研究,推薦“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也就是說,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分別為四季韶華主,而總領群芳的是牡丹。
當上述結果由農業部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后,引起了陳俊愉院士等人的強烈反感。他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反對。陳院士之所以反對,不是因為花本身,而是因為反對通過“拉選票”來評定國花的方式。
當時,中國牡丹兩大基地——河南洛陽市、山東菏澤市及中國花協牡丹、芍藥分會,為讓牡丹勝出、聯合了全國以牡丹為市花或生產、研究牡丹的十多個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比如,當時洛陽市領導就親自帶隊,兵分5路到全國各地為牡丹拉選票。
陳俊愉在表達自己意見時這樣說:“我認為,這次評選國花不該按這套程序進行,因為國花完全是老百姓約定俗成的事情,最終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就可以了。國酒茅臺、國球乒乓球也都是約定俗成的,世界各國的國花也是這么產生的。”
結果,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為由擱置了牡丹為國花的決定。此后,群眾性的國花評選暫告一段落,多次全國人大代表個人或集體聯名提出的國花議案、也都不了了之。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為關山月、章文才等70余人聯名的提案“梅花為國花”。
到了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前夕,國花問題又被提到臺面。在2005年的全國兩會期間,陳俊愉向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提交了確定國花的提案,并得到明確答復,2008年前將確定國花評選。
62名院士支持選牡丹、梅花為“雙國花”
這次的兩會期間,陳院士還發出《關于盡早確定梅花牡丹為我國國花的倡議書》,并在當年的7月20日之前征集到6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簽名,其中包括吳良鏞、袁隆平等。
同年9月,中國園藝學會、北京園林學會和上海風景園林學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國花評選研討會”。與會大部分代表支持選牡丹、梅花為“雙國花”。但也有推崇“一國一花”的不同意見,有的支持梅花、有的支持牡丹。如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余樹勛研究員推崇一國一花,支持梅花;河南洛陽國花辦的藍保卿和山東菏澤政協的楊茂蘭則推崇一國一花,支持牡丹。
當時,中國花卉協會還在成都召開了一個會議,會議上提議牡丹為國花、并上報到全國人大。據說,這次會議由于是秘密進行的,事先沒通知參會各方、事后也沒公布結果,結果遭到各方批評。
時間到了2008年,國花議題的結果并沒有如約到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每年的兩會上、都有提議將牡丹定為國花,中國花卉協會也多次提議確定國花,但一直沒有結果。2012年6月8日,陳俊愉先生沒有等到國花推選的結果,在北京301醫院逝世。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9年。這一年的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啟動了一個“征求牡丹為我國國花的意見”的網絡投票活動。7月23日,中國花協公布結果:牡丹以絕對優勢勝出,獲得投票超28.87萬,而梅花得票不足4.46萬。但是,這個結果隨即遭到質疑。
質疑的原因在于,截至到上一日的上午7時12分,梅花的得票已經達到了將近5.64萬票,但是到了第二天結果揭曉時,卻莫名其妙地少了近1萬2千票,而相反、牡丹增加了22萬票!套用一句流行的話說,就是“此事必有蹊蹺”!有人將投票過程中最后兩天的得票數進行了截圖。
梅花與牡丹得票從相差9000票、到相差3400票
7月23日上午發布的評選結果
可是,到7月23日上午、中國花協發布的最終得票結果是:牡丹得票28.87萬,暴增了220000票;而梅花的得票數比7月22日上午7時12分的結果,竟然少了12000票,變為4.45萬。
不僅梅花,而且其他的備選項,荷花、蘭花、菊花、月季、桂花、水仙等大都有明顯跳水。荷花由3.28萬,減少到0.68萬;蘭花由2.39萬,減少到0.89萬;菊花由0.75萬,減少到0.34萬……
看到這樣的結果,聯想到中國花卉協會的上一次在成都的秘密會議,如去不得不懷疑這次投票存在人為操縱或刷票。如果懷疑沒錯,那么如去就想說一句:我個人其實并不反對推選牡丹為國花,但是我反對牡丹用這種方式成為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